一九中文网 > 回到明朝当太后 > 273、永宁长公主的婚礼(建极十四年,1471年)

273、永宁长公主的婚礼(建极十四年,1471年)

一九中文网 www.19zw.com,最快更新回到明朝当太后 !

    建极十四年到来了,望着外头纷纷扬扬的大雪,汪舜华知道,这一年,注定不会平静。

    年初的朝贺照样热热闹闹。秦王公锡身率十六位亲王在奉天门东廊接受文武官员朝贺,岷王音埑在养病,汪舜华和太医院反复研究,确定他这病是真没办法,于是破格让他袭爵;反正他有六个嫡子,没必要为难他;赵王系还在等上位。六位世袭亲王与众不同,其他人就按辈分站立。太祖皇帝制定了派语,倒是很容易分辨;只是荣王是世宗的儿子,还是要优于隐帝的儿子的。

    秦王、晋王、瑞王、代王的字辈都到了第三字,比皇帝高一辈;周王、鲁王、岷王、沈王才第二字,反而是唐王辈分最高——第一字呢;和皇帝同为太宗系的襄王、淮王等,更是一目了然。

    现在,不管是宗室,还是群臣,都愈发适应了现在的生活。

    元宵节当天晚上,都督孙镗去世,年八十。他在历史上因为参加夺门之变封为怀宁伯;后来又以平定曹钦之乱进侯。这回没有这样的待遇,但也还称得上生荣死哀。

    这时接到代王系定安王府教授叶宗显的举报。定安王长子聪潏居丧不守礼法,多次和亲舅舅王让等人一起出游,叶宗显多次劝谏而从潏不听,于是告发了。

    宗室出城其实没什么,但是不孝是大罪。汪舜华特意派了代王带着锦衣卫和刑部官员,协同巡按山西御史等官核查。没多久呈上了调查报告,代王低着头红着脸不好意思说话,下面的言官可不客气,声色俱厉的申讨了一番,最后决定聪潏停止袭封,定安除国;王让发配海南种地。

    二月里,皇帝带着宗室重臣去搞完亲耕,回头举行考封文试,比以前稍微好了一点,毕竟范围圈定了,不再天马行空;但教材毕竟才编出来,出题官们都是鸿儒,信手拈来;但是参加考试的宗室勋贵可不是这样,因此秒杀一片并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

    武试的成绩照例比文试好一些,经过这么些年的垂锤炼,摆上台面能看的多了很多,看着汪舜华连连点头。

    十九岁的赵王庶长子见灂终于戴上了王冠。这孩子在历史上名声相当臭,干了不少违法乱纪的勾当,但那主要是父亲死得太早,十二岁就当上亲王,无人约束,这回自幼进宫接受詹事府官员最严格的管束,上面又有一堆大佛,倒是相当老实。

    因为赵王系始祖就是个造反派,汪舜华和朝臣们曾经犹豫过,到底让他袭封亲王还是郡王,但太宗三个嫡子,一个做了皇帝,一个造反除国,就剩这么一个,那就给吧。

    赵王上位,意味着17位亲王已经集齐,因此,册封典礼很是隆重;连卧病的岷王也由人扶着入宫参加庆典。

    当然秦王也很高兴,13岁的儿子诚泳一举拿到了92分,错的都是数学题,武艺也相当能看,争脸啊!

    秦王当然不知道,和唐朝的秦王相比,明朝的秦王系相当不出色,号称秦王之耻,第一藩封却屡被父皇鄙视,让燕王系后来居上,但他的这个儿子却挽回秦王系的颜面。

    按照史书的说法,这是一个有品行、有学问的好人,如果是皇帝,应该是明君以上;如果是大臣,应该有自己单独的传记,拿到一个不错的谥号;可惜是个亲王,只能在宫城里熬日子,靠读书来打发时间。

    他没有儿子,从弟临潼王朱诚澯之子秦昭王朱秉欆袭爵。

    这回却完全不一样,而且就在不久的将来。

    诚泳被封为镇安王。

    今年的集体婚礼也极其盛大隆重:荣王见泓、郑王见滋、赵王见灂、晋王世子奇源、鲁王世子阳铸、周王庶长子睢阳王同鏕、襄王庶长孙襄阳王见淑都到了该结婚的年龄,这些还只是藩王级别的人物;此外,隐帝的四女崇德公主也到了发嫁之年;当然,最重要的是汪太后嫡出的永宁长公主和黔国公沐琮的婚事。

    四月初,正式册封故礼部尚书胡濙孙女胡清妍为荣王妃,文华殿大学士李贤次女李瑶为郑王妃,礼部尚书章纶之女宝珠为赵王妃;尚宫沈琼莲为晋王世子妃,王钟英为鲁王世子妃,文渊阁大学士彭时之女为睢阳王妃,吏部尚书李秉之女丽君为襄阳王妃,工部尚书白圭之女秀琴为安昌王妃。下面的名单上还有一波郡王、将军;与此同时,崇德公主下嫁昭毅将军申忠嗣。

    申忠嗣早在建极五年袭了千户的职位,却因为年少一直留在宫里读书,直到五年后入职锦衣卫,后来申请到京营当差,参加了辽东作战,虽然功劳不如沐琮和薛辅显赫,但也相当能看;战后论功升了正四品。

    此次完婚,又升了正三品,朝廷免修了公主府,公主脸上也好看,对于土木之变的烈士家属和将士们来说,也算安慰,皆大欢喜。

    王妃中,独有晋王世子妃沈琼莲出身平民,她的容貌也不算出众,但这并不是苛待晋王系,恰好相反,这门婚事,是晋王妃主动提的。

    因为沈琼莲是名动当世的才女。

    沈琼莲字莹中,乌程人。聪慧绝人,读书过目成诵,八岁能诗。历史上天顺末年置女官,备顾问典宫籍,诏征天下才,沈琼莲中选,时年十三,入为女秀才,试《守宫论》:甚矣,秦之无道也,宫岂必守哉?英宗甚喜,擢为第一。

    这回也差不多。汪舜华是女人,自然女人用起来更顺手,加上要为亲王宗室选择端方的大家闺秀为妻,因此格外重视才女的培养选拔工作,沈琼莲就是这样脱颖而出的。

    这样的才女,汪舜华相当满意,就留在身边伺候文墨,西苑赏花也让她点评诸人诗词,颇有上官婉儿称量天下的味道。

    不过沈琼莲毕竟比皇帝大两岁,汪舜华又认定于锦鸾为皇后,至少在嫡子降生前,不希望有宠妃分薄宠爱,倒是没有让她伺候皇帝的意思,准备把她嫁给宗室。考虑到她的家世不算出众,容貌不算顶尖,作亲王侧妃很舍不得,准备配个郡王作正妃,哪知道晋王世子听说沈琼莲的才华,就央母亲来求这门婚事。

    晋王妃见过沈琼莲,端庄聪惠的人,自无不允;连晋王也很高兴,圣旨下来就吩咐儿子:“你媳妇是天下闻名的才女,你要是不勤奋上进,可是要被她比下去!”

    与此同时,汪舜华也在目送荣王前去迎亲。毕竟是名义上的儿子,除了循例念通稿,还是嘱咐要他:“你是先帝的次子,皇帝的兄长。如今既已成家,更当孝友恭顺、勤勉谨慎,为主尽忠,为国分忧,为宗室表率,如此自可富贵绵长。”

    荣王的行礼一如既往的标准。

    到龄的宗室要结婚,结婚满三年的可以配侧室,比如沂王、德王。侧妃都是从宫女中选择出的佼佼者,因此容貌绝殊。尤其沂王的两位夫人,其中一个江南美女邵氏,更是天仙化人。

    汪舜华搁下笔,听说邵贵妃是宪宗除了万贵妃之外最宠爱的妃嫔,既然抢了人家皇位,就把宠妃还给人家吧。——真不是她记性好,而是这位邵贵妃太好认,一连死了七个未婚夫,有一个还是在结婚当天迎亲路上挂的。即便是最坚定的唯物主义者,穿越过来,还是难免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这种危险人物,离自己的儿子越远越好,别人的儿子就算了,听天由命吧。

    皇帝为此很是不高兴——他听人说过邵氏美貌绝伦,并不亚于瑞王妃吴氏,结果被他妈一个一个往外送!

    汪舜华笑盈盈地看着他:“你还没大婚,倒先惦记这些了。几个美女就让你舍不得了?你贵为天子,富有四海,想要什么样的美女找不到?怎么不知道以后会有更出色的?”

    皇帝这才怏怏的退下了。

    可以说,养在太皇太后和太后身边的适龄女子基本上都已经嫁出去了,没出阁的也已经名花有主。

    汪舜华下旨,让她们去女宗学进学;跟在她们身后的,还有从宫女里面选出来的佼佼者,这些就是以后嫔妃王妃郡王妃的人选。

    这也成为定制。

    大家心里有数:太皇太后年老,而皇帝年长,该避嫌疑了。

    四月十六日,世宗嫡次女永宁长公主下嫁黔国公沐琮,婚礼更是热闹非凡。

    公主出嫁的排场和三年前永安长公主出阁是一样的,但是永宁公主毕竟是远嫁,沐琮又是青年一辈的翘楚,汪舜华半是不舍,半是喜悦,因此私房钱很是丰盛,甚至超过永安公主。

    皇帝亲自带领亲王勋贵将姐姐送到黔国公府,则更是前所未有的恩遇。

    当天,送嫁的火把映红了半边天,蜿蜒不断的长龙让半个内城交通瘫痪。

    北京城喧闹着,欢庆着。

    再次嫁女的汪舜华看着女儿远去的背影,眼泪却忍不住坠落下来,孩子们越来越大,离她也会越来越远。

    永宁长公主和沐琮是真正意义上的青梅竹马,婚事也是早就定好的,如今花好月圆,自然柔情蜜意,恩爱非常。

    小两口入宫谢恩的时候,看着他们无法遮掩的柔情蜜意,太皇太后和汪舜华都感到了安慰。

    太皇太后强打着精神,吩咐了几句,就回宫休息了;汪舜华又说了几句,这才让他们去拜见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