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中文网 > 回到明朝当太后 > 85、也先之死

85、也先之死

一九中文网 www.19zw.com,最快更新回到明朝当太后 !

    十月十六日,朝廷得到确切消息:瓦剌可汗也先被阿剌知院杀死!

    也先自立为可汗,自恃强大,日益骄恣,沉湎酒色。

    知院阿剌想当太师,求也先说:“主人穿新衣,希望您能以旧衣赐臣。”

    也先不许,阿剌怀恨。

    也先亦素忌阿剌,就想杀掉他,担心不胜,于是派自己的两个儿子守西番,召阿剌两个儿子随从,先鸩杀其次子。阿剌大惊,诈言兀良哈三卫盗马,请召还其长子合击。

    也先先派赛刊、大同二王于途中鸩杀阿剌长子。

    阿剌自然大怒,让二王先走,自己在后,却带领其部落三万兵马攻击也先,数其三罪:“汉儿血在汝身上,脱脱不花血在汝身上,兀良哈血在汝身上。天道好还,血在我矣。”

    也先无言以对,约定明日交战;退而与巴颜铁木儿商议。

    也先帐中有阿剌旧部曲三人,跟着他多年,也先从不怀疑。这时三人共同趋入帐中,拔佩剑刺杀也先,并杀巴颜等。

    赛刊王闻变,领七千兵马跟来。得到也先死讯,弃众而去,被其部下所杀;大同王领其人马西奔。

    最可怕的敌人终于死了,明朝上下都重重的吐了口浊气,景帝下旨边将加强防守,也不忘大宴群臣,当然要请太上皇一同参与庆贺。

    席间,景帝有意无意的说:“当年也先上逆天道、下毒生灵,邀留王驾,罪恶贯盈,如今终于自取灭亡。兄长也可一浇心中块垒了。”

    太上皇很不高兴,不是为也先死了不高兴,而是因为景帝暧昧的语气不高兴,那话说的,似乎当年他在瓦剌,受了很大的委屈,虽然这差不多也是事实,但当着文武官员,他不可能承认,那样太有损身为皇帝的尊严。

    牵羊礼,他想到景帝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不就是暗示他在瓦剌遭受了凌辱吗?

    尤其汪舜华多次在公开场合宣扬:“易姓改号,舆图换稿,不过亡国;剃发易服,人心沦丧,则是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匹夫之贱、闺阁之弱,亦有责焉。”

    那痛心疾首的做派,就差在他脸上写个千古罪人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因此,他冷冷的看着景帝:“也先虽然悖逆朝廷,倒不曾薄待了我;如今想想,他也不是什么坏人。”

    ???!!!

    太上皇举起酒杯,一副缅怀当年的样子,让下面的君臣面面相觑。

    也先不是坏人?谁是坏人?当年拒绝开关的杨洪、罗亨信、郭登,还是率众抗敌的于谦、石亨、范广?亦或许是扈从出征的张辅、朱勇、申佑等?

    他是没薄待你,所以你觉得他威武文明不可战胜,这才为了减少伤亡主动要求守将开关的吗?

    于谦等人闭上了眼睛,实在不想和太上皇争论。

    这场诡异的饭局之后,景帝也不打算再和老哥纠缠,出来安排副都御史刘广衡巡抚浙江、福建,专司讨贼。

    马上就是冬月了,照例赏赐了大统历,又是太上皇的万寿节,群臣跟着景帝匆忙到南宫行了礼,领了宴,就各自回衙门办事了,现在的事情很多,为了救灾,景帝甚至下旨亲王、郡王、公侯伯一律支半俸,免了苏、松、常、镇织造采办,又免南畿、浙江被灾税粮。

    十一月的最后一天,左佥都御史徐有贞上书沙湾治河三策:置造水门、开分水河、挑深运河。

    自永乐年间定都北京后,为满足边防和京都消费,每年漕粮不下数百万石,南粮北运使运河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明朝运河可分为三部分:清口至扬州之间,以宝应、高邮等湖为主体构成江淮运河;济宁至清口之间,借黄为运,以黄河为运道;济宁至天津之间的会通河故道。其中,济宁至清口之间的运河,以黄河兼运河之道,常因黄河决堤而淤塞。终明一代,河槽问题一直困扰其始终。

    正统十三年,黄河决口,淤塞了济宁至清口之间的一段运河河道,具体在张秋、沙湾一带。明廷先后派遣工部尚书石璞、侍郎王永和、都御史王文治理河患,前后七年,都没有成功。景泰四年,徐有贞前往山东治河。他鉴于以往的治河失败,在上任之前特地向尚书王涞寻求决策。王涞建议其分水势,寻水源。徐有贞上任后,时值冬月,水暴涨,并不急于动工治理,而是停工休整,一来趁机考察水利,二来修整治河队伍。他认为:临清河浅且旧,非因决口而塞。漕臣只知塞决口为急,却不知秋冬虽塞,来春必再次决口,徒劳无益,臣不敢邀近功。景帝从其言。

    徐有贞越过济、汶诸水,沿卫、沁,循大河,相度地形水势,草拟了治河计划,也就是这份著名的《言沙湾治河三策疏》。

    他认为:黄河自雍至豫,防护益坏,水势既凶,由豫至兖,土益疏,水势更猛,而沙湾之东所谓大洪口者,正当其要冲,故在此决口,夺济、汶诸水入海之路以去,诸水从之而泄,堤崩溃,渠淤塞,涝则溢,旱则涸,漕道因此而阻。如突然筑堤阻之,则溃者益溃,淤者益淤。今请朝廷允许先疏其水,水势平乃治其决口,决止乃疏通淤塞。

    他借鉴历史上的治黄经验,采取以疏为主的方针,改良了汉朝王景的制水闸之法,采取置门于水而实其底,令高常水五尺的办法,根据水的流量来控制水流,既保证了运河通航所需要的水位,也调节了水大而引起的溃决之患。

    而开分河,也是建立在疏导基础之上的。黄河之势大,故恒冲决、运河之势小,故恒乾浅。有鉴于两河的水势矛盾,徐有贞采取分黄河水合运河的办法,在黄河地形水势较合理的地段,挖渠开河疏导入运河。同时,他并未忽视内陆河水的治理,将内陆的河水开渠引入运河,并且设立通源闸水闸,节制水流流量,将黄河水势大的危害化害为利。此外,徐有贞还在分河基础上设立九堰,拦截水流、巩固堤防。

    治理黄河不仅要利用和治理外部环境,内部运河治理也不容忽视。运河内部河沙淤塞,造成了运河河道提高,从而导致取水难,走水易,徐有贞根据这个情况,顺势提出第三个治河策略——挑深运河。这个策略着眼于从运河本身来解决张秋一带运河水量不畅的情况。

    徐有贞的治河三策采用了疏、塞、浚并举的方法,具体就是引黄入河、堵塞沙湾决口和疏浚运河内部所积淤泥。其中,引黄入河是治河方案中最重要的一环,既解决了黄河溃决问题,也解决了运河漕运水量不畅阻碍航运的问题。

    景帝很认真的阅读了这封奏疏,并和群臣讨论,同意这个方案,命令徐有贞全权负责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