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中文网 www.19zw.com,最快更新明朝锦衣卫 !
“刺客,有刺客!快来人,护驾!”
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五月初四的黄昏,宁静的黎明被一声呼号打破了。
慈庆宫乱作一团,守门太监倚着门框昏了过去,额头还流着鲜血。
太子内侍韩本用闻讯赶到,发现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正手持木棍,追打太子朱常洛,韩本用立刻冲上去,在前殿将刺客扑倒在地。
刺客手持木棍闯皇宫击伤多人,闻所未闻——起码拿把刀吧——
马上有人把此事报告给万历皇帝,万历当即命令法司提审问罪,巡视皇城御史刘廷元按律当场审讯。
原来男子名叫张差,蓟州井儿峪人。但没说上几句话,他就开始颠三倒四,像一个疯子。御史再三讯问,可张差总是胡言乱语,什么吃斋、讨封,问了几个时辰,也没将实情供出。 审判官不耐烦把他交给了刑部定论。交到刑部后,由郎中胡士相等人重新提审。
这时张差似乎清醒了些,回答:“我被邻居李自强、李万仓等人欺负了,他们烧掉我的柴草,我非常气愤,就打算到京城告状,击鼓伸冤。于是我就在四月中旬来到京城。我是从东门走进来的,但我不认得路,只好一直往西走,半路上遇到两个男子,给了我一根枣木棍,告诉我拿着这根枣木棍就可以伸冤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一下子犯迷糊了,就走到皇宫宫门了,还打伤了许多人,最后被捉住了。”胡士相仍然难下结论,他认为张差是疯癫之人,于是把情况上奏了万历帝。
刑部提牢主王之寀看出了蹊跷。有一天,王之寀为牢中犯人分发饭菜,觉得张差决不像疯癫之人。于是他决定再次审讯张差。为了让他说出实情,王之寀对张差说:“你说实话,就给你饭吃,要不然就饿你。”张差低头不语,过了一会儿说道:“不敢说。”
王之寀当即命牢中其他狱吏回避,只留两名狱卒在旁,亲自对他进行审问。在威逼——不给饭吃饿死你的威逼之下,张差说出了实情,不料竟牵出一场惊天阴谋。
据张差讲,他本名叫张五儿,现年三十五岁,在蓟州井儿峪居住, 父亲已经去世,比较近的亲戚有马三舅、李外父等人,靠砍柴与打猎为生,在一个月前,张差在济州卖完货后,赌钱输了,结果遇上一位太监,太监说按他的要求去做,完事后就能给他三十亩土地。于是张差随这位太监入京,来到一个大宅子又来了一个老太监,老太监供与酒肉。几天后,老太监带他进紫禁城。老太监交木棒给张差,又给酒张差饮。带他经过厚载门,带到慈庆宫,并嘱咐他说:“你先冲进去,撞着一个,打杀一个,杀人也无妨,尤其见到穿黄袍者(是太子朱常洛)这是奸人,打死他,重重有赏,如被人捉住,我们自会救你。”后来他就被逮住了,再问那个太监是谁,张差就不说话了。
万历帝一听,似乎还有隐情,命令员外郎陆梦龙再次提审张差,并引诱他:如画出入宫的路径,说出所遇到人的名字,不仅可以免除他的罪过,而且可以偿还他被烧掉的柴草。
张差信以为真,于是说:“马三舅名三道,李外父名叫守才,都住蓟州井儿峪。前面不知道姓名的老公公,实际上是修铁瓦殿的庞保。三舅和外父常到庞保住的地方送灰,庞保、刘成两个人在玉皇殿前商量,还有我三舅、外父,他们逼我拿着棍子打进宫中。如果能打到太子,吃也有了,穿也有了,一同密谋的还有姐夫孔道。”
随后又画出入宫路径。 张差的供言,结果供出是郑贵妃手下太监庞保、刘成指使。
此即为晚明三大疑案之梃击案。
距离上一卷结尾已过去十五载,人事变迁沧海桑田,特别是许多年的时间似流水一样过去了。真是一言难尽!
四十二岁的季桓之没有放过任何机遇,可是机遇却毫不照顾一下季桓之。只要他的朋友在他的身边,他就觉得自己还在青年时代,心中充溢诗情。他天生敏锐机智,很容易吸收别人的长处。他从朱后山身上学到了高贵的风度,从熊广泰身上学到了豪放的举止,从李蜜身上学到了潇洒的态度。如果他一直和这三个人在一起生活,他很可能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但是,他们三人均已远走他乡,杳无音信。
因此,虽然他已经成了锦衣卫的三把手,季桓之还是深感孤单。他不像朱后山那样出身高贵,许多豪门府邸会对他敞开大门;他不像熊广泰那样自负自夸,会使人相信他与上流社会来往亲密;他也不像李蜜那样一派贵族神气,始终保持天赋的高雅姿态,永远不会改变。
有时候,对蒋潇潇和九慧的甜蜜的回忆在这位同知大人心上,激起一些富有诗意的感情,可是这样的回忆,就像对世上所有的事情的回忆一样,都不持久,渐渐地就消逝了。武官生涯是充满危险的,即使对于名门出身的人来说也是如此。两种相对立的天性组成了季桓之的个性,现在,世俗的天性渐渐占了上风,季桓之长期待在衙门里,久居官场,不知不觉地他也逐渐变成一个所谓“厂卫中人”的人,这种人具体什么德行,现代电影电视剧上表现的多了去了。
不过,季桓之并没有因此就丧失他原有的聪慧的特点,没有。相反,这种聪慧的特点也许还更成熟了,或者,在一种稍许粗野的外表下面,至少显得加倍的突出了。可是,这种聪明他只用在生活中一些小事上,而没有用在大事上。他想的是物质条件的舒适,像大多数人渴求的那种舒适,就是说,要有安逸的住处,可口的饭菜,漂亮的老婆——以及姘头
这一切,尤其是第四点,季桓之六年前在东单牌楼崇文门里街明时坊的一家小客栈里全都找到了。
巧了么这不是,巧了么这不是!熊二哥当年也是在明时坊找的。
我只是在追寻前人的足迹罢了。季桓之如是想着,并步入了客栈。此时此刻,他全然忘记了家里有个相当能打的老婆。
男人呐,本性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