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一九中文网 www.19zw.com,最快更新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 !

    张暠和谢贵都是很倒霉的,作为镇守北平城的当地地方官,还没来得及布置和防守,就第一时间的被燕王朱棣给直接拿下了,而且这拿下的过程显得有些让人尴尬和无语至极。要知道,他们也是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地了。

    在明朝两百余年的时间里,大规模藩王叛乱曾前后发生过四次,这其中包括朱棣的靖难,以及宣宗朱瞻基时期的汉王朱高煦、正德皇帝时期的宁王朱宸濠和安化王朱寘鐇,但是无一例成功,因此可见藩王举事难度是相当之大。

    通过靖难之役成功登上皇位,开辟永乐时代的朱棣,也是历经浴血奋战、朝不保夕才取得胜利的果实。这背后,朱棣本身的军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手下的骄兵悍将也是能征善战,但是还有被历史淹没的类似于宦官这样的小人物不可磨灭的功劳,在某个关键的时刻,宦官甚至说决定了战局的发展和历史的走向。靖难中大放异彩的宦官群体,在战争之后,逐渐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在明朝的整个时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曾经被朱元璋明令禁止宦官参政的祖制,却在朱元璋死后不久,正是被他的儿子朱棣违反旧制,开辟了宦官的飞黄腾达之路。

    决定靖难之役走向的小小宦官,这是朱允文,怎么也想不到的。

    对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夏天的朱棣来说,时年39岁的他却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危机。来自南京中央政府的宦官正在燕王府外等着进府,同时也带来了朱允炆的所下诏书,在诏书中,朱允炆责备朱棣放纵部属,管教不严,致使他们犯上作乱,并点名道姓的明确要求逮捕燕王府的所有辅佐官员。而朱棣此前借用疯症的借口,帮助他逃过了被指征直接参与谋反的罪行,但是若按照建文帝的旨意来执行,那与朱棣暗中共同谋划起兵的重要人物就会被一网打尽,如果这样,朱棣也没有再与朱允炆对抗的资本,若是这些人其中有人招供牵涉到朱棣,那么结局可想而知。朱棣就连继续装疯的机会都没有,最终的结局就是在诏狱中了却残生,然后某一天莫名的死去。

    而与此同时,外面的局势也相当不妙,包围燕王府的部队已经长达一个月之久,同时,建文帝还在北平加派了不少兵力,包括卫所军、屯田军共有约11万人。而朱棣的燕王府中,其实只有燕王府护卫指挥张玉、朱能等统帅的八百人。力量悬殊相当之大。显然,如果没有意外的出现,只要被建文帝派来的将领谢贵、张暠坚持围困下去,最后燕王朱棣将不得不屈服,一旦朱棣有所异动,守株待兔的大军就会很快压制住朱棣。

    若是局势由此发展下去,就没有朱棣什么事儿了,甚至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是这样下去,明朝乃至中国的近五百年历史,都要重新改写。但之后形势的走向,却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发生。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燕王先伏壮士左右及端礼门内,遣人召贵、暠,不来。复遣官属内官,以所就逮名往,乃至,卫士甚众,及门,门者止之。贵、暠入…护卫军皆怒前擒贵、暠。”(《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燕王起兵》)

    最终的结局是,朱棣将谢贵、张暠骗入燕王府中,并十分热情的请二人吃瓜,不但吃,还边吃边骂侄儿朱允炆对亲族都下狠手,然后以摔瓜为号,谢贵、张暠被早已等候多时的燕王府卫士擒拿。之后由于失去将领,门外围困王府的部队群龙无首,也很快被朱棣的部队给击败收编,全体将士被朱棣控制,由此在北平稳住局面的朱棣,拉开了“靖难之役”的序幕。这其中,真正关键且充满风险的步骤是如何请谢、张二人入瓮。而完成这一历史伟大使命的,却是一个王府内官,也就是说,将朱棣起事成败系于一身的是个宦官。

    成功履行自己使命的无名小人物,就是只有他了。

    根据《明史纪事本末》中的记载,这个决定大局的宦官,是以朱棣已经主动捕缚了中央政府要捉拿的燕王府官员,请谢、张二人以验收移交为理由,诱使二人入府。从使命本身来看,这位没有留下姓名的王府宦官与代表建文帝前往各地藩王府邸传达削藩诏书的同行们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在作为皇帝或者王爷的私人代表传达旨意,然而这名燕王府的宦官在行使本职之外,还有一层更深远的意义,因为他的使命其成功不决定于他的使命派遣者和当前的形势,而是决定于他自己的表现。

    这是宦官在明朝的历史上,首次极为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并对当时的局势产生重大影响。当然,此时的宦官仍然只是政治活动中的当事人,而不是决定者,群体宦官的政治能量要等到永乐时期才会在军事和外交等领域全面爆发,而个体宦官的政治能量的第一高峰则出现在半个世纪之后的土木堡。

    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这名宦官都极其成功地履行了自己的使命,考虑到燕王府和北平军政当局力量对比的悬殊,再考虑到朱棣之前已经进行过一次失败的诱进,而且朱棣广为人知的城府心机和谋反意图也让其自愿捕缚官属的行为显得不那么可信。但无论如何,这位无名宦官成功地让北平手握重兵的将领忽略了其中的诡计和陷阱,十分听话和愿意把随行的军人留在端礼门外,孤身和朱棣他们安坐在内堂吃瓜。这名宦官,经历和成就,堪称传奇。

    功高却低誉的宦官将军却非常的少:找到可以说是门可罗雀。

    宦官群体,不仅仅是仅有这一次在靖难之中大放异彩。而是伴随着整个靖难,甚至是整个永乐时代.

    在朱棣起兵之后,他发现了自己有一个足以导致整个夺取帝位事业覆灭的缺陷,那就是军事人才的缺乏。虽说朱棣手下有号称“黑衣宰相”的道衍,但是朱棣更大的困境则是缺乏领军作战的高级将领。如像朱棣手下的大将张玉、朱能、唐云等,在起兵之时,仅仅只是燕王府的燕山中、左、右三护卫首领而已。而建文帝这边,可谓将星云集,长兴侯耿炳文,是随朱元璋起兵建国的老将,还有如平安、何福、顾成,都是朱元璋时期身经百战的将领,包括盛庸,潘忠等也是长期统军的实战型将领。就连人称草包将军的李景隆,也是头顶开国第三功臣岐阳王李文忠之子的光环。这样一对比,朱棣就寒酸了很多。

    将领的缺乏让朱棣几乎是放手一搏地大胆启用出身不限的将领,不论是出身行伍之间或者建文降将都得到启用,甚至已经致仕的退役老将都被请出再战,在这种背景之下,朱棣任用宦官,无论是领军还是他用,也是自然而然的举动。如着名的三宝太监郑和就是崛起在靖难之役中,但是真正的靖难第一宦官将军,当属狗儿。

    狗儿的出身和经历也不详,而作为燕王府的蒙古籍宦官,他要么是前朝的遗民,要么是明朝在历次对蒙古的战争中捕获的战俘。以他的年龄尚可以在靖难之役中领军厮杀来看,以后者的可能性最大。

    狗儿在历史记载中的初次登场是在白沟河之战。南军统帅李景隆率军六十万列阵于白沟河迎击朱棣的北军。尚在双方相互的试探性进攻中,南军猛将平安、瞿能就给北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通迫北军不断退去。关键时刻,宦官狗儿率军阻击南军于白沟河北岸,等到朱棣亲自率军夹击南军,将南军击退,生擒南军都指挥使何清,避免了北军的全面溃败。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燕有内官狗ル者,亦敢勇,率千户华聚力战河北岸。百户谷允入阵,得级七,王亲率兵夹击,杀数千人,都指挥何清被执。"(《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燕王起兵》)

    白沟河之战是北军击败南军取得战略优势和主动权的关键战役。值得关注的是,狗儿在此战中并不是一逞匹夫之勇,而是率领千户华聚、百户谷允等将领迎敌,而且他出击的战术意图是为燕王朱棣的夹击创造机会。无论是从独立率军配合主帅进击,还是可以统帅千户级的将官出战都可以看出宦官狗儿此时在军中的地位远在一般将领之上。依照狗儿的战功和军中地位而言,狗儿其实不在封侯者之下,甚至可以位列邱福、朱能、谭渊等册封国公的一等功臣之列。但是在靖难之后的封赏上,狗儿最终没有出现在朱棣对靖难功臣的封赏名单中,还有大名鼎鼎的三宝太监郑和,率领水师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远航,对其的表彰也不过是加封内使监太监而己,

    朱棣信任宦官,大力任用宦官,早已经突破了后世所认为存在的朱元璋对宦官使用的禁忌,但是禁忌中有一点朱棣仍然恪守着,既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注明的,“(宦官)不得兼外臣文武衔,不得御外臣官服,官无过四品”。所以明朝的宦官们即使如何威风跋扈,也不及唐朝李辅国死后追赠太傅,仇士良追赠扬州大都督等风光场面,计较起来,李辅国、仇士良都是在宫廷的政治斗争中发迹,论起对社稷的实际贡献远不及狗儿、郑和等人。

    建文帝的失策也有着很大因素:严苛的宦官管理

    建文帝一方,论其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这其中,宦官也扮演了某些重要的角色。比如投诚和告密。建文三年,燕王朱棣已经与中央政府进行了长达三年的战争。建文帝一方广派兵力,但京师空虚,而将这一情况透露给朱棣的正是宦官,

    建文帝管理宦官十分严格,宦官对他都心生不满,所以都暗自商量拥戴燕王,向燕王泄漏南京防守空虚的消息,希望燕王乘着朝廷兵力的分散快速进军,直捣南京。而在《明史》中,也有南京宦官献计的描述,“中官被黜者来奔,具言京师空虚可取状。"由被建文帝罢黜的宦官前来投奔朱棣,并带来了南京防务空虚的消息。

    建文帝宫中宦官的告密,从实质上来讲,对靖难之役的大局并没有产生出决定性的影响,但是这些小人物的投诚和告密,如同白蚁筑堤一般,使得建文帝一方逐渐处于劣势,最终功败垂成。同时,这件事更值得关注的则是这个或者这些转投朱棣行为本身中,促使其立场发生变更的缘由。

    建文三年十ニ月,朝廷颁发了一条命令,名内的内容如下:“诏中官奉使侵暴吏民者,所在有司系治。”大意是建文帝下诏允许各地官员自行惩治在治地行为不端的宦官,即使这些宦官是奉皇帝的使命前往当地公干。

    明朝初期,对于恶行不断的宦官,一般是由更高级的宦官或者皇帝亲自决定如何处理。因为宦官集团是独立于明朝主体律法之外的单位。而朝廷的这一道命令,就瞬间将宦官们享受的特权给剥夺。这样一来,就使得这些独立于明朝主法律之外的宦官们没有机会凌驾于法律之上,再加上文官集团一直对这些宦官们没有好感,因此这对于宦官们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正因为如此,这些宦官们才主动投诚于朱棣,并如《明史》中所言:“具言京师空虚可取状”,这对于朱棣来讲,无疑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和助力。

    宦官群体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存在已久,但是在明朝初期,朱元璋曾对这些人严令禁止,要求宦官“不得兼外臣文武衔,不得御外臣官服”,并在皇宫外立碑警戒后世子孙,但是这一切都被朱棣给打破,信任和重用宦官,并且让宦官领军、担任要职等,均出自永乐时期,并且在此之后,宦官群体逐渐成为明朝朝堂之上的一股重要势力,乃至到后期,已经影响到朝廷的走向和决策,这些都是开国皇帝朱元璋未曾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