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中文网 www.19zw.com,最快更新千秋皇明 !
送走了徐光启后,朱由楫忍不住又看了眼桌案上的书信,然后喊来了曹化淳,吩咐他将书信自信收藏好,不要弄坏了或是弄丢了。
这封书信可是来华的传教士写给徐光启的书信,而且还是大名鼎鼎的金尼阁用汉字写的亲笔信,几百年后这就是华夏与欧洲文明交流的见证,妥妥的文物,其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这是一封特殊的书信,说不定这封书信就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个时间里,被中外的学者们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间从皇家的收藏中发现。朱由楫如此在心里想到,也不知道自己这算不算是为后世的华夏考古和学术界做贡献。
说实话,他其实对耶稣会的传教士来北京其实还是有些许期待的。当然并不是他对这些人或是他们的基督、耶稣感兴趣,而是对他们所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感兴趣,尤其是金尼阁在给徐光启的书信中所提到的那7000余册书籍。
华夏和欧洲因为各自不同的地缘地理环境,一个是大江大河孕育浇灌而产生的农耕文明,一个是海洋海岛催生发展出的商业海盗文明。
华夏与欧洲是两个风格迥异的文明体系。
两个体系的文明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都产生了绚烂多姿的思想文化,以及丰富多彩的科学技术。
华夏的科学技术从先秦时期一直到如今的大明朝,其实并不比西方的科学技术要落后,甚至于曾经一度要领先于全世界。真正的使华夏在后世科学技术上落后于西方的也就是螨清入关后的短短300年不到的时间之内。
华夏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其实一直都是讲究实用性的,大多都是对生产经验的技术总结,可以说是属于综合性的。欧洲文艺复兴过后而快速兴起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更加的注重理论探索,穷究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此时的西方科学文明尚未将华夏甩在身后,朱由楫认为至少此时的大明在科学技术方面起码是和欧洲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的,而这些传教士们所掌握的各种自然科学知识正是如今的大明所需要的。
他更多所期待的其实是西方传教士们带来的自然科学能够被大明本土的应用科学所吸收,对大明科学文化进行补充,从而让华夏文明依旧能够在世界上保持一个领先地位。
此时的欧洲正是刚经过文艺复兴不久,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快车此时还远未到发车的时候,华夏还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同欧洲争夺工业革命的福利,至不济也要与欧洲在未来工业革命的发展中齐头并进才成,绝对不能让华夏全面落后于西方,到最后还反被西方肆意的欺凌。
送走了徐光启后不久,没两日的时间,宫内派人给他送来了受封兰陵郡王的金册、印宝,还有特地吩咐制造局按照他的身高量身设计制造的蟒袍和冠带。
金册印宝朱由楫只是随意的看了几眼,便交給陈清越收了起来,随后将他的注意力放在了三套蟒袍冠带之上,忍不住仔细的端瞧了好一会儿。
蟒袍,也叫作花衣,蟒服,蟒袍这名字是因为袍上绣有蟒纹而得名的。
蟒服为象龙之服,远远看起来和龙袍很像。蟒纹只是在外观上看起来很像龙纹,但实际上并不是龙。龙纹只能绣在皇帝的龙袍之上,龙为五爪,蟒则爪上四趾。
大明的文武官员在服饰上主要有朝服、祭服、公服、常服和赐服。蟒服在一般的情况下只有太子、王爷才可以穿着的,还有属国的国王,当然也可以被皇帝作为赐服赏赐给有功的文武大臣,或者是受有封诰的命妇也可以穿着,不过除了太子、王爷可以时常穿着以外,这些人只能在特定的时间之内才可以穿的。
女式蟒服与男式蟒服在形制上大致相同,不同的是男式蟒服主要以四爪的龙纹作为图案,女式蟒服则多以蟒纹加上凤凰为设计,比如以饰凤凰朝阳、凤彩牡丹等图纹。
在螨清以前,蟒袍加身,一直是士大夫和武将们的最高理想,即意味着位极人臣,荣华富贵。因为蟒服在螨清入关之后,变得就不在如此前那般值钱了,在大明朝,蟒袍除了皇室成员以外,本是皇帝对有功之臣的"赐服",能够有资格着蟒衣的很有限,但螨清入关后,将之则列为了"吉服",凡文武百官,皆可以衬在补褂内穿用,上至皇子下至未入流者都可穿服了,只是在颜色、蟒数上做了区别和限制。
这次宫中给他送来的这两套蟒袍,和他之前未封王的时候穿过的蟒袍也有区别,他之前还只是普通皇孙时穿过的蟒服是绣的八蟒四爪,而这次的两套蟒服上所绣的蟒纹明显要多少一条,是九蟒。
三套蟒服,一套绛红,一套杏黄,还有一套则为青色的。
蟒服也是有颜色等级区分的。一般可以大体分作红、黄、白、绿、黑,紫、粉、蓝、湖、香十色,其中红、黄、白、绿、黑,通常被视作上五色,紫、粉、蓝、湖、香则被视作下五色。
明黄与杏黄之色,通常都是皇室的专属颜色,只有皇子、藩王才可以穿着的,而且大多也都是在比较正规的场合穿着,平常时候大多都是穿着红色或是紫色的蟒袍,偶尔也可以作为常服穿着。
至于其他颜色的蟒袍则基本上是作为赐服赏赐给有功的文武大臣的。
在螨清入关之后,蟒袍在戏曲表演中也是经常使用的,很多时候还经常用明黄色或是杏黄色的蟒袍来饰演皇帝。
说实话,他是不大喜欢眼前这两种颜色的蟒服的,因为他最喜欢的是白色的蟒袍,不过想到白色的蟒袍对颜值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比较适合青年时期的皇子、藩王,或者是有功的青年将领,对气质的要求也比较高,自己现在的年龄和身高都不大符合条件,便只好作罢,接受了眼前的这两套蟒服。
白色的蟒服就只能等自己的年龄和身高再长大一些了,然后再命人重新制作就是了。
最后那一套青色的则是属于冕服。按照大明的衣冠礼制,皇帝是冕十二旒,每
旒五色玉珠十二颗,玄衣、纁裳,十二章纹;太子冕九旒,每旒五色玉珠九颗,玄衣、纁裳,九章纹;亲王为冕九旒,每旒五色玉珠九颗,青衣、纁裳,九章纹。
然后是亲王世子的冕服,冕八旒,每旒三色,饰玉珠八颗,青衣、纁裳,七章纹。
郡王则是冕七旒,每旒三色,饰玉珠七颗,青衣、纁裳,五章纹。这是他的礼服,主要是在一些大型的吉礼庆典或是正规的大型祭奠上穿着的,比如参加祭天、封禅或是拜祭轩辕,则都是需要穿上这身衣服的。
不像蟒袍是唐朝以后才有的,冕服这玩意儿和制度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有了,到了周朝才定制规范、完善起来,然后从秦汉一直延续到大明,直到螨清入关之后实行高压血腥的民族同化政策“剃发易服”才令其在华夏终结。蒙尘三百余载,直到汉服运动的兴起才有重新回到后世华夏百姓们的视线中,只是却早已失却了他原本的被赋予的神圣意义和深重的文化和礼仪涵义......
最终却被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在很大的程度上给保留下了去,因为受华夏文明的影响,这三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华夏的属国,而且还互相自诩为小中华,冕服、蟒袍同样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被作为国君、储君等人的最高等级礼服存在。
哪怕是大明灭亡之后,蟒袍和冕服都还依旧在朝鲜和越南两国之间得意延续和流传。
在冕服上多瞅了两眼后,也让陈清越替他收了起来。这玩意儿自己多半是用不上了,因为大明似乎没有多少吉礼庆典需要自己参加的,而且祭天、封禅估计不大可能遇上了。
尤其是封禅,这本来是一项非常神圣高大,逼格满满的隆重盛典,结果却被宋真宗凭借他的一人之力,硬生生的把逼格给拉了下来,破坏了封禅的神圣意义。自此之后,便再也没有哪一个皇帝愿意去泰山封禅了。
大明朝最有资格封禅泰山的太祖、成祖都没有有封禅泰山的想法,后世的大明皇帝自然更没有资格封禅,也不会有想法去玩儿什么封禅了。
而且自己现在正是在长身体的时候,因为每天的吃的好,营养跟得上,再加上每日坚持习武健身,身体会发育的比较快,相信用不了多久的时间个字便会蹿起来,届时这套冕服就绝对穿不下了。
朱由楫随意选了那一套四团龙蟒纹的红色圆领蟒服,翼善冠、玉革带、皂皮靴,在陈清越的服侍下穿戴整齐。
“欧耶,真帅!”
取来一面镜子,看了眼镜子里面的自己,朱由楫颇为满意的地点了点头,甚至还不忘臭美的摆了几个pose,发现自己果然是很上镜的。
衣服很合身,鞋子穿着也不挤脚,相反还挺舒服。
“殿下,你穿着这身郡王冠服的样子真好看。”陈清越甜笑着对他夸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