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中文网 www.19zw.com,最快更新农门女猎户种田发家史 !
这花费可就大了去了,哪像普通的粮食,随便往粮仓里一放就好。
因此,番薯的存储成本极高。
不仅如此,只要稍微有点破损、带点虫孔啥的还不能长期保存。
而且它还与果蔬一样,在运输过程中也极易损坏。
相比起其他粮食,它太脆弱,且不能长久保存,这便是它的劣势。
对他们两家来说,它还有一个劣势,便是要考虑保密性。
若将番薯整个拿出去卖,那它就很容易流传出去。
毕竟粮食都是可种植的呐,有完整的番薯在手,还怕别人研究不出种植方式?
在粮食方面,可千万别小看了百姓们的能力。
尤其是番薯还是一种极易种植的作物,种植方式更好找。
特别是那些帮自家育过种、剪过苗、种过地、挖过番薯的村民们,几乎一整套流程都知道。
若是让他们知道番薯就是跟米粮一样的粮食,而他们又有了购买渠道,还能不去买些过来种植?
既然是买的,那他们又没偷没抢,光明正大拿到手的,为何不能种植?
那种植番薯的方式不就被他们传出去了么。
如今之所以如此放心地雇佣村民们种植,便是因为对于番薯,他们薛家目前对外说的是蔬菜,而不是粮食。
这还多亏了之前种植的水芹菜。
在大量肥料的浇灌下,薛家的水芹菜一年能割五六茬,亩产能达几万斤。
产量如此之大的蔬菜让村民们觉得不可思议,同时也是羡慕万分。
便有不少村民也尝试着学薛家挖池塘种植。
可水芹菜这玩意儿在他们这边不兴吃,众人找来找去也没找到种子,最后那苗种还是从薛家讨去的。
但因为没有足够的肥料,出来的产量远没薛家那么好。
这也就算了,至少相比起其他蔬菜,它得产量也算顶顶好了。
最重要的还是这玩意儿极易腐坏,他们就算种出来,也找不到如郑家这般的买家。
周围没多少人识得水芹菜,导致他们没什么销路。
而若要挑的远些卖,不说他们有没有这个精力,就这玩意儿也太娇贵了,让他们走不得太远的路。
想要卖给郑家,但数量少郑家又不收,好不容易大家都凑成一堆了吧,那品质又参差不齐的,看着就不如薛家的好,郑家也不收。
算来算去,种水芹菜还不如种粮食,众人便也淡了跟风种的心思。
最后便不了了之。
经过薛家的诱导,这番薯在他们眼里就跟水芹菜是一路货色,他们就不太愿意跟风。
且也不是没人跟薛家讨要过番薯种子回自家种植试试。
但薛家不是不想给,而是这玩意儿是郑家委托自家种的,自家与郑家签过保密契约,不能随意外流,不然就是违反契约,那是要上衙门吃官司的。
到时候只要从某个人那里泄露了,那大家都得吃官司挨板子。
百姓们最怕的是什么?不就是官儿嘛!
一听自家种个这玩意儿可能还要吃官司,谁还敢私自种啊。
种它这就是惹祸上身呐,这让绝大部分人心中的那点小心思也瞬间淡了。
危险太大,自己还是老老实实地帮人家种地就好。
有这个功夫,好好种自家的粮食它不香吗?挣薛家的银子它不好吗?
那当时薛家为啥要把番薯田都围建起来也说得通了,这是签了契约的东西,他们怕泄露出去吃上官司呐!
因此,对于薛家开垦山林时总要把所有的地都围建起来,他们便见怪不怪了。
郑家的好东西多,谁不知道啊!不然怎么能坚持上百年都屹立不倒?
人家能坚持这么多年,不就是靠手中掌握的各种稀奇古怪的稀罕货吗。
稀罕货之所以稀罕,便是因为它们一直没有传到外边去,这郑家的保密工作定然做的极好。
一旦泄露必然追究到底,让外泄者付出巨大的代价,杜绝一切外泄的可能。
他们小老百姓的,可不敢惹上这样的庞然大物。
所以想在薛家偷番薯或是番薯苗回去种的人还真没有。
为啥他们能这么清楚郑家的招数?
这其中当然有薛家的努力在啦,在他们的努力下,村民们便听到了郑家各种打官司的事儿。
怕了!怕了!咱们不约!
当然,郑家的形象并没有因此就在村民们心中变差,反而更好了,较之以前,正面形象更多了。
原因么,自然便是他们间接地从郑家得了不少好处呗。
不管是以前的瓜子、核桃、果园,还是如今的番薯,最终都要把成品卖给郑家。
若没有郑家接收,薛家肯定不会折腾这些东西,那他们去哪里找到这么多活儿干、挣到银子呐。
就因为有郑家,他们才挣到这些笔银子,对郑家的印象能差吗?
而且薛琅静这个迷妹,也极其乐意提高郑文大人以及郑家在村民心中的形象。
好吧,似乎扯远了,说回正事儿。
既然番薯不能直接拿来卖,那要怎么卖?
自然便是把它制成成品,不仅让人看不出它出自何物,也更容易长期存储。
如此,郑林楚带来的工具便派上了用场。
薛家不是还有好几万斤番薯么,正好可以拿来练手,试试这些工具,熟悉熟悉制作流程。
同时也可以趁着这段时间,尽量多做几批工具,等下一季番薯出来时才有工具用呐。
到时候至少上千万斤的番薯,所需要的制作工具可不是小数目,对于工具只会嫌少不会嫌多。
除去这些细节以及注意事项,薛家最关心的当然便是番薯的价钱以及郑家所需的量。
在价钱方面,郑林楚很肯定地告诉大家,自己最终出的价钱,不会让番薯的成本价低于两文钱三斤。
这个价格看似有些低了。
就凭这番薯的味道,那绝对比精细粮都要好,本就不该值这个价。
当初薛家便是这般想的,他们以为一文钱一斤便是底线,价格只会高不会低。
但自从知道其中的含义后,他们就明白,郑林楚给的价钱也已经是只高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