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中文网 > 楚牛文集 > 走近海南

走近海南

一九中文网 www.19zw.com,最快更新楚牛文集 !

    (一)

    10月17日13时,我们夫妻俩随宜昌汇点三峡旅行社组织的42人旅行团,在宜昌火车站登上了由湖北襄樊开往广东湛江的1473次列车。列车开车不久,便拐上了焦枝铁路。

    说起焦枝铁路,许多人可能很陌生,跟京九铁路,京广铁路相比,焦枝铁路实在是名不见经传的。我却在这条路上跑过多次,七、八十年代,这条铁路冷清的很,一天也就只有一、二趟过往客车,而且基本上是单轨,遇前面有车过来,其中有一辆车就得在站道上等着。车头都是烧煤的,列车一过,一条浓烟带会飘出很远。

    记得七十年代初,我们当地人都把列车叫火车,有出差的大人讲起坐火车来神气活现的,一副很荣耀的样子。我们小孩子也不知道火车是个啥怪兽模样,几个十多岁的伙伴便跑到十多公里外的火车站,花一角钱,往前坐了一站路,然后学着火车汽笛叫着步行回来。脚痛得几天都不想沾地,但都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在同学中嘀嘀哒吹嘘了好几天。

    焦枝铁路之所以冷清,其实是有它的特殊性的。六、七十年代,前苏联,美国,台湾等帝修反对中国一直是虎视眈眈。毛主席一直强调:要提高警惕,保卫祖国。要时刻准备打仗。我记得,那时在湖北、四川、河南等省建了很多跟军事有关的工厂,我们习惯称为兵工厂,也有人称三线厂。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认为,万一战争打起来,京广线,津沪线被打瘫痪了,南北大动脉就会中断,而有了焦枝(河南焦作至湖北枝城)和枝柳(湖北枝城至广西柳州)铁路,南北交通就有了可靠保证。在“要准备打仗”的战略部署下,毛主席亲自描绘出“三线建设”的蓝图,决定修建与京广线平行的另一条南北大干线——焦枝铁路。

    焦枝铁路北起河南焦作,南至湖北枝城。从1970年初,在河南省焦作至湖北省枝城,长达七百多公里的筑路工地上,上百万工人和农村公社社员以及下放知青,在饭都吃不饱的年代,背起简单的行囊,在铁路沿线,搭起了简易的工棚,使用锄头、箩筐等最简易的工具,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便修通全线。据说七十年代末的对越反击战中,有很多部队及武器装备都是通过这条运输线送往前线的。

    进入九十年代,世界局势趋于和平,而中国的经济建设开始腾飞。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也蓬勃发展起来,焦枝铁路不再是专用的“军车道”旅客列车也开始多起来,焦枝铁路线上最富盛名的旅游胜地要算湘西了,其中张家界,凤凰城享誉中外。而焦枝铁路除扩建为双轨外,也在不断向南延伸,通往广西柳州、南宁、北海,成为中国自中原至南海的铁路大动脉。

    (二)

    10月18日11时40分,1473次列车抵达终点站广东的湛江。大客车已在广场上等候我们,全陪导游吴敏告知,从广东的湛江还要乘车3小时才到广东的海安,我们务必在16时以前赶到海安,再搭乘去海口的海轮。

    大家匆忙吃过午饭,便上车赶往海安。车上的大部分人都昏昏欲睡,我却睡意全无,贪婪的欣赏着窗外南国秀丽的景色。此时,内地或北国已是寒霜季节,百花凋零,百叶衰败。而车窗外的农田却依然翠绿,树木依然葱茏,路边的各色小花依然开放得光彩夺目。北方公路两边大多是高大的杨树、榆树,而南国却多是挺拔的椰树、槟榔树。杨树榆树大都很随意的枝枝桠桠的蔓延,而椰树则只有独一的笔直树干,显得整齐划一,远远看上去,就像一对对训练有素的士兵,健康而精神,伟岸而雄壮。

    15时30分在海安港客运码头下车后,码头工作人员又告知,由于海上有4到5级大风,客轮停航。经吴导联系,在16时30分我们终于登上了由海安开往海口的客货混装船。“紫荆号”客货混装船分两层,上面装客,下面装运汽车,只有这样,船才能经得住较大的风浪。

    17时,紫荆号鸣一声长笛,缓缓驶离海安码头,向琼州海峡的彼岸海口进发。

    琼州海峡,是海南省和广东省的自然分界。位于广东省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长约80公里。海峡是东南沿海进入北部湾的海上要冲。

    船行半小时后,我站在甲板上极目四望,只见海天一色,早不见了海岸的踪影。船行过处,浪花飞溅,几只海鸟绕船追逐翻飞。低垂的乌云似压在头顶,弥漫的雾气从远而近,层层逼向海轮。海浪声也似乎大起来,似阵前的战鼓一声紧似一声。终于,豆大的雨点落下来了,狂风呼啸着穿过甲板,船身开始大幅摇晃起来。在甲板上拍摄的我有些站立不稳,头晕得厉害,赶紧跑进船舱,吃了一粒晕船药,心里才好受了一些。

    琼州海峡全部位于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周高中低,为南西向狭长矩形盆地,中央水深80至100米。海峡区海流较强,夏季西南季风盛行,海流自西向东流动,流速大。眼下虽是深秋季节,疾风丝毫不减其威,难怪有人说,这海上是无风三尺浪,有风浪滔天。

    “到啦!”船舱外有人大声喊,我打起精神,摇晃着奔向甲板。前方悠长的海岸线映入眼帘,海口港就像海市蜃楼一般,高楼大厦随蜿蜒的海岸线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傍晚时分的海港灯火闪烁,客轮货轮往来穿梭,汽笛声此起彼伏,好一派繁忙景象。

    冒着倾盆大雨出得港口,地陪司机马师傅和导游伍芳慧已在出口等候我们。伍导年约三十出头,微胖,皮肤黝黑,是个典型的海南女子。她满脸笑容用普通话跟大家道一声辛苦,落落大方介绍完自己,又指着车窗外的街道侃侃而谈起海口的地理地貌,风土人情以及需要大家在旅游中注意的安全事项。看得出,伍导是一位知识丰富,能言善辩又极有亲和力的人,在她的精彩介绍和大家的掌声中客车终于驶进了万华大酒店。

    (三)

    10月19日7时,我们乘车驶出海口,沿东线高速公路向三亚进发。

    从地图上看,整个海南岛就像一只浮在中国南海上的巨龟,尾部对着北部湾,头部则朝向中国大陆。海口是海南省的省会,地处海南岛最北端,而海南岛主要旅游风景点都分布在东南海岸线上。海南岛的交通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发展很快。从北向南有三条线路,分别是西线高速,东线高速,中线国道。

    东线高速公路宽阔而洁净,路上车不多,主要是旅行客车,很少见大型货车。因为海南岛基本上没有大型生产厂矿,主要是以开发旅游业为主,所以窗外的空气也很新鲜。一路上的植被完好,除了农田外,基本上不见裸露的土地。满山遍野的灌木草丛显得郁郁葱葱,沿路高大挺拔的椰树,槟榔树在和风细雨中轻轻摇曳,显得阿娜多姿,仿佛在向我们招手致意。

    9时许,我们进入“走近阿非利加”园林景区。景区坐落在一片茂密的丛林中,进入前门大厅,是介绍阿非利加洲的图片展,其中,几幅非洲干枯的田野,赤身裸体骨瘦如柴的非洲儿童图片让人震撼。导游介绍说,自从2006年11月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之后,中非文化聚焦活动蓬勃开展,一群来自遥远非洲的黑人朋友喜欢上了海南。经过几年的筹备,作为中非文化交流纽带之一的“走进阿非利加”才得以向游客开放。

    阿非利加洲,英文名为africa,希腊语意为“阳光灼热”共有53个国家和地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经济落后。阿非利加园景区主要是通过大量图片以及按实物仿制的非洲民居,加上一些非洲朋友的歌舞介绍,让游人不出国门,就能体会遥远非洲的民风民俗。

    非洲民居一条街前,有两个只着短裤,赤身赤脚的壮汉手持标枪守卫着,不远处一颗大榕树的枝桠间盖着一间草房,一位同样是赤身赤脚的壮汉在草房前将一面大鼓擂得咚咚震天响,导游说,这是黑人朋友在欢迎我们。导游抬起右手,伸出大拇指、食指和小指,让大家喊“阿非伽”以表示友好的意思,大家嬉笑着学着导游的手势,朝两位门卫壮汉大声喊:“阿非伽!”“阿非伽!”黑人朋友还礼,并热情将大家迎进园区。

    参观了“酿酒坊”“咖啡坊”以及“祭司房”和民居之后,我们来到一颗大榕树下,这里是一片空地,一群黑人男女在这里弹琴,击鼓,载歌载舞。见我们到来,纷纷伸出热情的双手,邀请大家一起舞蹈。除了语言不通外,只一句“阿非伽”就让不同肤色的人群一会儿就成了毫无芥蒂的朋友。随着鼓声,大家纷纷加入到一片欢腾的歌舞行列,或手拉手摇臂踢腿,或相互扶着双肩扭腰转圈,或手挽手放声高歌,欢笑声,相互祝福声不断。

    我们走出歌舞场很远,憨厚的黑人朋友还在大声叫着:“阿非伽!”

    阿非伽,真难忘!

    (四)

    10月19日15时,我们风尘仆仆赶到琼海市的博鳌镇。

    博鳌镇地处南海东部海岸,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2001年2月,博鳌亚洲论坛宣告成立,并获得了亚洲各国的普遍支持,赢得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从2002年开始,论坛每年定期在中国海南博鳌召开年会。博鳌镇也因成为“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所在地,而从海南众多美丽而鲜为人知的小镇中脱颖而出,成为海南著名的旅游观光景区。

    博鳌是万泉河的入海口,也是万泉河、九曲江、龙滚河三江交汇处。在博鳌码头不远处,是一条由海河之水公共冲刷而淤积的沙滩,宽约百米,长大约8公里。在阳光照耀下,远远望去,整个沙滩在蓝天白云的衬映下就像一条舒缓的玉带,所以,当地人都称它叫玉带滩。

    还在客车上,善侃的伍导就详细跟大家介绍了关于博鳌的美丽传说:南海龙王敖钦的女儿小龙女诞下一子,名鳌。鳌诞生时,龙凤呈祥、百鸟齐鸣。而鳌却长相怪异,龙头、龟背、麒麟尾。龙王见女儿生此怪物,勃然大怒,抽出腰间玉带抛向水中形成玉带滩,以阻隔鳌母子欲归南海之路。小龙女苦苦哀求,望龙王认鳌,却三秋未果,心力交瘁终面向南海化作龙潭岭。鳌见母痛苦,凶性大发,兴风作浪,祸及百姓。观音闻讯,足踏莲花赶至南海,与鳌斗法七十二回终将鳌收服。并降惊涛为龙滚河,聚百川为万泉河,合横流为九曲江,令三江汇聚鳌头,直泻南海。此后又在三江之地施五百宝器,天降财宝,地涌甘泉,财源茂盛达三江一说便由此而来

    我们从博鳌码头乘坐小游船,只用了10多分钟,便来到了玉带滩。这里已经是游人如织,人声鼎沸。有白发苍苍的老夫妇手挽手在沙滩上悠闲漫步,有年轻浪漫的小夫妻在追逐着浪花拍照,有天真活泼的孩童嘻嘻哈哈垒沙为塔欢笑声与浪涛声和谐为一,在我的相机中勾画出一幅幅动感而精妙的美图

    玉带滩上的沙子都是金黄色的,一脚踩上去,会陷进去寸许。我们走得匆忙,忘了换拖鞋,索性都脱掉鞋,赤脚上阵,那感觉就像踩在柔软的海绵上,很惬意。

    来的路上还下着小雨,此时雨过天晴,蓝天白云显得格外分明,海水蓝得耀眼,在微风吹拂下,海面上泛起层层波浪,浪涛拍岸,卷起千万朵纷呈的浪花。妻子和几位同伴实在忍耐不住,将裤腿卷得老高,大胆迈进了浪花飞溅的水中。或追波踏浪,或相互击水嬉戏,或在浪花退却的瞬间去抢拾遗落在沙滩上的各种贝壳。活像一群顽皮的孩童,童趣十足。我连连按下了手中的相机快门

    就在我忘情的进行拍照和拍摄的时候,妻子和她的同伴们沿着海岸线一路踏浪而去。导游告诉我,玉带滩前面最窄处涨潮时仅10余米,而且由于海浪很大,人踩在沙子上会馅进去很深。我想呼喊妻子她们,又怕旁人笑话,只能眼看着她们消失在我的镜头里。

    导游一再催促让大家坐船返回,同行的也大都陆续乘船走了,我着急起来,拼命拨打她们的电话,大概是她们玩性正浓或者是海浪声太大,电话没人接听。我在沙滩上忐忑的来回张望,半小时后,她们几个终于嘻嘻哈哈出现在我的视线中。看着她们乐不思蜀的样子,导游没有责怪她们,我也只得耐心的听她们眉飞色舞的诉说起来。

    啊,让人难以忘却的阳光,沙滩,海风,海浪哟!

    (五)

    10月20日16时,我们来到“大东海”景区。

    大东海位于三亚市东面,是一个月牙形的海湾。我们沿一处缓坡走近海边,这里已经是人头攒动。游人或在沙滩上上悠闲漫步,或在椰林间嬉戏打闹,或卧躺在沙滩上享受阳光的抚摸,或踩踏于飞溅的浪花中拾贝

    我站在沙滩上极目远眺,只见海天一色,天海交融。蓝天蓝水蓝得晶莹,白云白浪白得剔透。微风吹拂,海面上泛起层层波浪,如层层涟漪一般向沙滩涌来,抵达沙滩时,又像接力赛跑的运动员伴着“哗”的一声呐喊,拼尽全力向海岸上冲刺,直冲过沙滩10米开外才在人们一阵惊呼声中缓缓退却。远处几艘摩托艇似箭一般往来穿梭斗浪竞技,近海上,各种肤色的游泳者密密麻麻,或套着救生圈在浪涛之间随波逐流,或趴在皮划艇上悠哉游哉在碧波中荡漾,或伸出双臂划水如一只雄鹰奋力搏击在风头浪尖

    导游介绍说,大东海四季如春,即使是北国滴水成冰的冬日,这里平均水温也不低于20摄氏度。呈月牙湾状的大东海两头分别是两条小小的山脉,似两道巨岩筑成的屏障环抱着海湾。所以,相对远海,这里就成了一座天然的巨大游泳馆。一年四季,都有人在这里游泳嬉水。我们试着伸脚,探一探海水,果然一点都不凉,便都索性脱掉拖鞋,惬意的走进水中去。

    几个同伴实在经不住大海的诱惑,请示导游后,赶紧跑到车上换上了泳装,扑进了大海的怀抱。妻子和她的几个同伴都是旱鸭子,也不甘示弱,都将裤腿高高卷起,大胆的向海水深处探去。为了抢拍浪涛的镜头,我也随她们在浅水中来回奔跑。连续的几个大浪迅雷不及掩耳般的涌来,在妻子她们一声惊叫声中,我已来不及躲避,只好侧身将摄像机紧紧护在怀中,任凭浪涛劈头盖脸的冲击

    浪潮退去,妻子和几个同伴童趣大发,或眼疾手快的抢拾着遗留在沙滩上的五颜六色的贝壳和细小的珊瑚,或在浪花中伸臂踢腿随兴而发随着浪涛的声响来一段即兴舞蹈,或手脚并用在柔软的沙滩上随意画出一幅即兴图画此时,夕阳的余晖尽撒在蜿蜒的沙滩上,泛起的浪花闪烁出粼粼波光,整个沙滩折射出一种耀眼的金黄,徜徉其间,令人心旷神怡。此时此刻,我身心的疲惫,往日生活的烦恼,以及纷繁的世事,仿佛都被这飞溅的浪花冲涤得无影无踪

    我站在沙滩上回望海湾,只见海滩沿坡处,一排排高大挺秀的椰树在海风吹拂下轻轻摇摆,夕阳将椰树裁剪成一个个剪影,如一把把撑开的巨伞镶嵌在金黄色的沙滩上。又一次次被涌上沙滩的海水抚平,往复轮回,勾勒出一幅幅动感十足的美妙画图。我时而奔走于游人之间,时而穿梭在沙滩海浪之中,贪婪的一次次按下了相机快门

    (六)

    10月21日10时许,我们乘车赶到距三亚40多公里的“大小洞天”景区。

    此时,车窗外雨点如注,地上生烟。几个年岁大的同伴打起了退堂鼓,由于景区门票价格不菲,纷纷向导游声明退出。我们十几个玩性大的人在等待20多分钟后实在等不得了,便下车冲进了暴风雨中。

    大小洞天开发始于宋代,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是海南历史上开发最早且至今少有人为雕琢痕迹的的风景名胜。我们进入景区向南行不远,便看见了在茫茫椰林间忽隐忽现的大海。一条隐于茂盛的树丛中沿海岸线修筑的公路上有无污染的电瓶车穿行往来,许多受不住雨淋的游人已乘车返回了。我站在路边,不由连声惊叹,真不愧是国家5a级的风景区,环顾一周,可以说,任意一个角度都是一幅绝美的风景画。无奈雨下得太大,我只能一手撑伞,一手轮换着或拿出相机拍照或拿出摄像机拍摄。

    景区的专职导游是一个敬业的年轻小伙子,他见我们执意冒雨前行,也穿上雨衣,将我们引进椰林中的小道,边走边讲解起来:三亚大小洞天自宋代就以神仙洞府著称于世,吸引了无数求道之人。公元1187年,崖州郡守周康寻访道家文化发现大小洞天。公元1247年,崖州郡守毛奎以道家文化的眼光和理念开发大小洞天,使之成为道家风景胜地。毛奎御任后在大小洞天羽化升天,自此,大小洞天成为海南道教的发祥地。我留恋于拍照,在椰林丛中,在崖石间往来穿行,直到队伍走出很远,才紧赶几步。

    至南海水龙王庙前,导游建议大家去拜一拜,我随队伍虔诚的登上山腰,有人进大堂燃香祭拜,我站在回廊上远眺,不远处的大海已是白浪滔天,放眼望去,大海博大而深远,巨浪在狂风的驱使下,凶猛地击打着海岸线上的礁石,拍岸的声响似震耳的战鼓,岸边的椰林也在风雨中疯狂舞蹈,仿佛在为浪涛的勇猛摇旗呐喊

    出龙王庙,穿过一片椰林,至海边,便是小洞天了。只见一块巨大的礁石上刻着“小洞天”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其实,所谓“小洞天”就是一片礁石上被海水浸蚀的一个洞穴,穿行过去也不过数分钟。大家小心翼翼下到洞底,然后拾级而上,头顶上忽然出现的亮光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出了洞口,我追问导游:大洞天在哪儿呢?导游笑笑道:大洞天在大家心里,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大洞天,不是吗?我略沉思,顿悟,是啊,道家讲究修身养性,面对纷繁的世事,生活中诸多的烦恼,只要我们用心去想,认真去做,就没有爬不过去的山,没有涉不过去的水。

    当我们登上南山时,大雨已似瓢泼一般,但大家游兴丝毫未减。沿山道的石壁上刻着“寿比南山”“南山不老松”等石碑,大都是郭沫若,关山月等大师的墨宝,为不影响拍照效果,大家索性扔掉雨伞,在风雨中与墨宝留影。

    导游介绍说,这里广泛分布有三万多株“南山不老松”这种形似松而不是松的巨树,叫龙血树,有植物中的活化石之称,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入植物保护名录,是国家二级保护珍贵树种。当我们来到一株形状酷似伸开的巨掌的大树前,我禁不住连连惊叹,真乃鬼斧神工啊!导游介绍说这棵树有6300年树龄了,并让女人们坐在“巨掌”前留影,意为“掌上明珠”妻子高兴的扔掉雨伞跑过去,我赶紧拿出相机按下了快门。

    13时,导游再三催促,大家才依依不舍走出了那片缠绵而多情的椰树林

    (七)

    10月21日15时,我们冒雨随熙熙攘攘的人流进入“天涯海角”景区时,有人唱起了一首老歌:“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海南岛上春风暖,好花叫你喜心怀”听着熟悉的歌谣,我也情不自禁跟着哼唱起来:“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花果遍地栽。百种瓜果百样甜,随你甜到千里外”

    我们在鲜花盛开,椰果芬芳的一条斜坡上南行百米,来到海边,这儿有一个喷泉广场,旁边卧着一块巨大的礁石,正面刻着“爱情广场,”背面刻着“永结同心”几个大字。在字碑两边留影的人很多,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妇,为了不影响拍照效果,收起了雨伞,两人学着年轻人的样子,相互搂着对方的肩,脸上也写满幸福的笑容。一对青年男女动作更亲昵,男孩子紧紧搂住女孩子,高个的男孩子为了能使自己的脸贴近女孩子的脸,自己则弯腿弓腰,惹得旁人都窃笑起来。女孩子有些羞涩的低下头,脸上也飞起了红霞

    几天来的涉水踏浪,让妻子她们几个上了瘾似的,一见到沙滩海浪,就忍不住脱了鞋,快乐的下到水中去。忽而面对大海呼喊几声,忽而在浪涛中舞蹈一段,忽而在沙滩上奔跑一程。我再三提醒她们说,沙滩上有贝壳,小心锋利的贝壳刺伤了脚,她们才收敛了一些。从爱情广场到南天一柱不过2公里的路程,我们竟在嬉闹玩耍中用了一小时才走过去。

    在一片嶙峋怪石中,一块巨大的棱形礁石矗立其间,朝海滩的一面刻着“南天一柱”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连续几天的风雨,使天空不再瓦蓝,也使海水不再透彻,海天交融间一片雾蒙蒙,显得更加幽深而神秘。海面上的巨浪一排排奔涌而来,漫过浸在水中的礁石,拍击着南天一柱。而坚如磐石的南天一柱犹如一枚蓄势待发的火箭,笔直的直刺向苍穹

    在这儿拍照留影的人实在太多,趁等待大家的空儿,导游给我们神侃起南天一柱的来历:传说很久以前,这一带海面上恶浪翻滚,渔人出海往往船翻人丧。王母娘娘的两位仙女偷偷下凡,立身于南海中,为当地渔家行船导航。王母娘娘知道后,便派雷公雷母抓两位仙女回去,两仙女不从,化为双峰石,矗立海上继续为渔民引航。雷公大怒,轰的一声将双峰石劈为两截,一截掉进海中,一截飞到这儿成为今天的南天一柱。我知道,凄美的传说只是当地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心里也期盼着,通过科学的发展和建设,这里的风浪不再险恶,这里的山水更加秀美,这里的人民世代安居乐业。

    我们再往前行数百米,就来到“天涯”在一块巨大而凸出,朝向南海的一块礁石上,刻着“天涯”两个大字,转过“天涯”巨石“海角”二字则刻在另一块巨型礁石上。导游介绍说,铭刻“天涯”二字的人是清雍正年间的崖州知州程哲。古时侯,海南岛远离大陆,交通极为不便,人迹罕至的蛮荒之地海南岛,也就成了古代帝王流放“逆臣”的地方,程哲就是其中的一位。导游让大家面对大海想一想,是不是有一种到了天尽头的感觉?大家怔了怔,都嘻嘻哈哈说,没有。导游也不恼,说,是啊,时过境迁,今非昔比啦。

    我站在巨浪滔天的海边,聆听大海呐喊般的涛声,耳边又仿佛传来一位伟人洪亮的声音: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八)

    想来海南岛旅游已经很久了。不巧的是,我们抵达海口的当晚,便下起了大暴雨。10月20日,在三亚又遭遇南海热带低压,三亚暴雨成灾,一些街道成了河流,虽然我们打着雨伞,但衣服几乎没干的地方了。大老远的去一趟也不容易,虽留下许多遗憾,但风雨中观海倒别有一番滋味。

    值得一提的是,10月22日的归程可谓惊心动魄。因为是在海口订的机票,我们早上7点多便从三亚乘车赶往海口,9时许,行至陵水县时,高速公路堵车了,等待两小时后,前方传来消息说,牛头岭隧道塌方了,据说还埋了一辆车在里面,至于什么时间能抢修好,谁也说不准。海南七星假期旅行社的司机马师傅和地陪导游伍芳慧也很着急,一直在用电话跟朋友打听情况。返回三亚走西线高速,路程达500多公里,暴风雨中行车慢,时间已来不及。再打听东线国道的情况,传来消息说,有的路段积水已达2米多深,已无行车的可能。唯一能走的只有中线国道了,说起中线,司机马师傅有些犹豫,他说中线山高路险,自从10年前东线高速修好,就再也没走过中线了,加上天气又这样恶劣,怕不安全啊。

    是啊,人命关天的事啊,我们也不好再催促马师傅。伍导是个聪明的女人,见小小的陵水县堵塞了这么多车和人,她马上冒雨飞奔出去,花了近两个钟头,才弄来了40多份炒米粉,虽没能完全填饱肚子,但大家还是对伍导报以热烈的掌声,对她的尽心尽职表示感谢。

    13时许,马师傅联系到一位同行,两人慎重考虑后,决定还是走中线送我们到海口。

    中线的国道路面倒不差,关键是要翻越五指山,从陵水县到海口240公里路程几乎全是z字形的弯道,急上急下,晃得人头晕脑胀,外面的雨大如注,马师傅也不敢急躁,车行如蜗牛,50多公里的五指山走了3个多小时。

    天渐渐黑下来了。时钟已指向19时,看看路牌,还有90公里路程,大家纷纷摇头,看来晚上8点50分从海口飞往武汉的飞机是赶不上了。但看看险要的道路,谁也不敢催促马师傅,其实我们也看得出,马师傅比谁都着急。伍导的声音都说嘶哑了,一直在和已经在机场等候我们的同行通讯联系,经过旅行社的努力和海南省相关应急部门的大力支持,南方航空公司决定飞机稍微延迟起飞,等候我们。

    21时整,我们终于赶到海口机场,全陪导游吴敏和地陪伍导飞一样奔出车外,分别去办登机牌和帮助大家办理行李托运。仅仅用了短短15分钟,就办好了40多人的全部登机手术。通过绿色通道,我们快速登上了已等候多时的cz3342航次飞机

    21时30分,飞机呼啸着飞上天空。望着窗外海口港闪烁的灯光,心里虽有些许遗憾,但我还是挥挥手,在心里道一声:再见了,美丽的海南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