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中文网 >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 第155章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第155章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一九中文网 www.19zw.com,最快更新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

    祥兴元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大年三十。

    过年了,琼州各地到处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气息。

    最高兴的莫过于小孩子们了,穿着新衣服,在街道上不怕冷似的跑来跑去。

    男人们,偷偷摸摸来到街头,给自家婆娘买上一件廉价的首饰,让受苦受罪的婆娘激动地偷偷抹着眼泪。

    男人们则在一旁“怒骂”着,大过年的哭个啥子,高兴一点嘛。

    学堂早已经放了假,期末考试成绩好的,得了一百到三百文不等的奖励,着实大人们高兴不已。

    最高一个学期都能拿到300个铜钱的奖励,奖学金还是很高。

    而且还发个大红花挂在胸前,看着拿到奖励的孩子,自家大人笑在脸上,乐在心里。

    而那些学习不好的孩子家长,则被一个个地叫到学校,被先生一顿好吵。

    挨吵的大人灰溜溜地回到家,看着自己的小孩,顿时火冒三丈,一顿竹笋炒肉那是免不了的。

    按照赵昺的旨意,各行各业,大小工厂、店铺都给员工们发了些许的福利。

    自从赵昺登基八个月以来,南宋终于止住了摇摇欲坠的趋势,各项实力与日俱进,稳步发展。

    从宋度宗赵禥咸淳年间的风雨飘摇,到现在逐渐站稳脚跟,一切恍如隔世一般。

    崇元殿,早朝。

    提一句,北宋最早的大朝会是在崇元殿举行的,从这个名字就想到了一个不得不提的一个老掉牙的事情。

    (宋朝的崇元殿,元朝的大明殿,明朝的乾清宫……)

    今天是除夕,也是按照惯例举行大朝会的日子,同时这也是祥兴元年的最后一次朝会。

    所谓“朝”,就是臣下朝见君王。

    按照《周礼·春官宗伯·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

    故而“朝会”就成为臣子拜见君王的称谓。

    朝会是古代封建王朝的重要领域,皇权的体现、政务的解决都与之分不开。

    而大朝会则是朝会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地位最高的朝会。

    君臣的服饰、仪仗、器物、乐舞包括宴会都是朝会之最。

    过了今天就将迎来新的一年,也就是祥兴二年了。

    为了照顾各位臣工,体现皇帝的仁爱,赵昺特意把今天的早朝改为辰时(早上7点)召开。

    嗯嗯,说得真好听,其实赵昺是为了照顾自己,真心受不了凌晨三点还在睡梦中就被人叫醒,然后极不情愿地爬起来。

    真不是人干的事儿。

    终于可以多睡一会了,磨磨蹭蹭的赵昺起床后开始洗漱,沐浴,更衣,早膳。

    大朝会是很庄重的,一大早,不到六点,文武百僚便在宫门口排队。

    负责议程的内侍喝问道:“班齐未?”

    禁卫人员逐一应答:“班齐!”

    紧接着宫门缓缓打开,巨大的门轴吱吱呀呀的作响。

    文武百官们蹑手蹑脚,神情整肃地鱼贯而进。

    虽然赵昺不喜欢铺张浪费,但毕竟过年了,宫内还是简单的布置了一下,张灯结彩也是少不了的。

    民间还贴个对联,放个鞭炮呢,做个新衣服,置办点年货。

    何况皇家,也不能太寒酸了,怎么也要让杨太后高兴高兴才对。

    赵昺端坐在金銮殿上,

    殿内殿外,文武群臣纷纷弯腰行礼,三呼万岁。

    礼毕,

    赵昺对着群臣说道:“今日除夕,朕做了一首除夕诗,请各位卿家给评鉴一番。”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赵昺站起来,缓缓走下御台,走到文天祥面前,凝视着这位宋末三杰、民族英雄。

    历史上这首诗是文天祥在宋朝灭亡两年之后,也就是1281年的除夕夜,这是文天祥人生中的最后一个除夕夜,于大都(今北京)的铁窗之中所做的绝命诗。

    赵昺看着文天祥,心想着不好意思啊,你的绝命诗朕替你“写”了,这不算抄哈。

    文天祥的这首诗写于至元十八年的除夕夜。

    不到一年之后,也就是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公历1283年1月),在元大都英勇就义。

    牺牲时间1283年1月9日是公历,所以说这首诗是文天祥人生中的最后一个除夕夜。

    朕既然来了,就一定好好保护这位令人敬仰的英雄。

    此生,朕会全力支持你的,终有一天封狼居胥,直捣黄龙,饮马北海,立下不世之功!

    赵昺看着文天祥,泪水不争气地在眼中打转着。

    文天祥的命运已经改变,原本的历史上在这个时候已经被元军俘虏两个月了。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群臣心中默念这首诗。

    联想到一百多年前的“靖康之耻”,再想到两年前临安出降的德佑皇帝。

    群臣无不悲愤交加,情绪近乎失控。

    “官家,我大宋遭此劫难,臣之罪也!请陛下责罚!”百官之首陆秀夫出班奏道。

    “臣等有罪,请官家责罚!”有了陆秀夫的带头,其他群臣们一个个弯着腰,等待着赵昺发话。

    “都平身吧,我朝沦落至此,与卿等何干。”赵昺背着手,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

    “如今我朝的局面已经比数年前好太多了,卿等也不必妄自菲薄。战争非同儿戏,不管什么时候,我等都既要从战术上重视敌人,从战略上藐视敌人。”

    战略上藐视敌人,

    只有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才能敢于和敌人做斗争。才能保持旺盛的斗志,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战术上重视敌人,

    只有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才能不至过低估计敌人而产生麻痹轻视敌人的思想,才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至鲁莽蛮干,幻想着一战定乾坤!

    赵昺再一次不厌其烦地和众人说道着,既是鼓舞士气,又是让众人保持清醒的头脑。

    “我朝虽然取得大捷,琼州一片繁荣景象。但是,卿等不要忘了,我等最大的敌人依然是蒙元,依然是霸占着我大宋万里河山的鞑子。”

    “就算我等愿意偏安在这弹丸之地的琼州,卿等以为蒙元能放过我们么?”

    “我大宋和蒙元,只有一个能活着!这是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最主要的也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前几日,朕在街头看着和朕一样年龄的小孩子,穿着大人新缝制的新衣,欢欢喜喜地在街面上玩耍,朕很欣慰!”

    “朕觉得朕和诸位卿家的付出、牺牲是值得的!”

    不经意间,赵昺的声音愈加强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