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中文网 www.19zw.com,最快更新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
寒冬腊月,接近新年的琼州,其气温已经很低了。
“武磊,朕感觉有点冷,还是下马走走吧。”离开制造局的赵昺一边掖紧了衣服,一边说着。
“官家,您把这件披风披上吧。”武磊取出一件貂皮披风帮赵昺披上。
“嗯,走吧,走走暖和。”赵昺道。
就这样,赵昺领着十余人的护卫漫无目标地朝前走着。
一阵寒风吹来,冰冷刺骨,直刺灵魂。
“真冷啊,没想到古代的海南居然会这么冷。想想后世,一到冬天多少人奔向海南过冬。”忍不住打了个哆嗦的赵昺在心中暗道。
华夏历史上,或者说地球上,每隔一段时期,就会频繁发生自然灾害。
(根据竺可桢先生的气象研究资料显示,华夏一共经历了四次小冰河时期。第一次是殷商末年至西周初年,第二次是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第三次是唐朝末年至北宋初年,第四次便是大家都知道的明朝中期至清朝中期。)
只不过明朝末年达到了巅峰,冷到了极点。始于明朝万历年间,在崇祯年间达到极致。
根据明末各地县志记载,苏州段大运河冰冻三尺(约一米厚)。
这一段时间,广州根据记载有至少11次暴雪,雷州半岛10次,海南岛竟然高达17次之多!
南方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北方大地了,直接冰封千里。
小冰河带来的除了极端寒冷之外,更可怕就是明末长达十余年的大旱。
河南,禾草皆枯,洛水深不盈尺。
陕西,绝粜(tiao,卖粮食)米市,木皮石面食尽。
然后就是因为没有吃的,大量的老鼠进入人类聚集区。
鼠疫,无休止的鼠疫,迅速蔓延,至1644年演变为肺鼠疫。
这场灾难间接造就了大明王朝的灭亡。
而到了康麻子时期,气温居然鬼使神差般的上升,自然灾害虽然还是不断,但已经没有明末全国范围内的那种了。
再加上番薯的引进,造就了所谓的“盛世”。
说到番薯,事实上,明末在东南沿海地区已经在小范围的种植番薯、土豆等新型农作物。广州、泉州等地的县志上都有记载。
番薯等农作物之所以没有推广还是因为在靠天吃饭的古代,农民对于新型农作物的排斥。
我们并不能说农民的思想就有多么愚昧无知,如果非要这样说,其实也是事后诸葛亮。
究其原因还是古代农业产量本来就很低,农民手里地少甚至无地,一旦种植失败,其结果不是一家人能承受的起的。
这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人之常情。
最早引进番薯的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一个叫陈益的人。
被誉为引进番薯第一人。
陈益,字德裕,广州府东莞县虎门镇北栅人。
明万历八年(1580年),陈益随友人往安南 (今越南),当地酋长以礼相待,每次宴请,都有味道鲜美的甘薯。
两年后,由于安南严禁番薯外传,陈益冒着杀头的危险,收买酋卒,将薯种藏匿于铜鼓中,偷偷带回国。
另一个引进番薯的是陈振龙。
被誉为番薯之父。
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人,一名落第秀才。
后弃文从商,远赴吕宋。
看到当地有种植番薯,其耐旱易活,生熟都可食。
当地西班牙殖民者,甚至可以说所有的西洋人都惧怕东方大国,严令亩产可以达到数千斤的番薯,决不能传到明国。
明万历二十一年也就是1593年,陈振龙冒着被杀掉的风险,将番薯藤蔓编织在吸了水的绳子,即麻绳中,躲过了西洋人的层层盘查,历经千辛万苦,渡海将其带回福建。
同年福建大旱,其子陈经纶上书福建巡抚金学曾,于次年传令遍植,解决闽人缺粮问题。
感谢陈益、陈振龙两位先贤!
(陈益带回番薯的时间比陈振龙早了十余年时间。)
天寒地冻的海口城,学子们聚在一起丝毫不顾寒意,堵在贩卖“试题”的店铺门口不断叫骂着。
但终究还是没有人敢上前闹事。
闹事?
开什么玩笑,这可是天子脚下,万一被抓了起来误了考试可就亏大发了。
海口一条繁华的街道上,一处装修考究的店铺门口。
店小二站在门口,不顾学子们的叫骂,站在桌子上对着围在店铺门口的学子们大声地吆喝着:“赵官家首届恩科复习大纲。”
“精装版只要一吊钱一本,简装本只要200文铜板。数量不多,欲购从速。”
“这位举子,来一本吧。”店小二对着一位衣着考究,一看就是不差钱的年轻男子说道。
“什么?这是官家发的复习大纲?”现场有学子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嘿,你以为呢?没有赵官家的首肯,我家掌柜敢这么做?”店小二对着说话之人颇为得意地大声嚷嚷着。
“李兄,不会有诈吧?从古至今,恩科考试哪有提前公开售卖考题的道理。”旁边的熟人提醒道。
“张兄,左右也不过是一贯钱罢了。买一本大家伙一起观摩观摩,不碍事的。”年轻人倒是豪爽得很,一张口就是大家伙一起观摩观摩,并没有只考虑自己。
“小二,给某来一本看看。”被称为李兄的学子从袖兜里掏出了一串铜钱,对着店小二一番招呼。
“好勒,您拿好勒。”
接过小册子,包装纸上赫然印有“祥兴”二字。
撕开包装纸,封面上赫然写到“恩科过关之葵花宝典”。
“握草!葵花宝典?”
同行的几位学子瞥了一眼,顿时一阵汗颜。
把考试范围提前编写成小册子,然后在街头卖钱是赵昺的主意,而负责此事的就是那位一脸苦楚皮,有点面老的报社副主编钱老夫子。
还好赵昺不知道,要不然非得把这糟老头子一顿臭骂。
能不能正经一点?
哪怕你起个“恩科通关指南”的名字也好啊。
李姓学子翻开花了整整一贯钱买来的宝典,第一页赫然印着:“粪土是怎样炼成的。”
“握草!”众人懵逼了。
“小二,退钱!”张姓学子怒气冲冲地吼道。
“啥,凭什么退钱!这又不是买衣服。你都把包装都撕开了,让我们怎么卖?不退,绝不退货。”
“你给我说说,我朝开国以来哪次科举是考什么粪土的?”
“不退钱是吧,小心我等把你交给官家处置。”
“天子脚下,朗朗乾坤,你胆敢贩卖假冒的恩科考题。”
众人彻底被激怒了,一拥而上就要把店小二给抓起来。
就在学子们马上就要把店小二抓起来的时候,大批的锦衣卫在南镇抚司指挥同知江钲江老将军的带领下,急速赶到。
与此同时,权知琼州军州事苏刘义也带着海口衙役们急匆匆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