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中文网 > 互身 > 九檐风铃 第九章

九檐风铃 第九章

一九中文网 www.19zw.com,最快更新互身 !

    从照片上分析,老鬼拍到的山洞应该就位于附近某处山壁。能拍到那个角度的地方,只能是在下面,在天坑谷底。

    那位陆先生提供的信息也真有意思,山谷里明明有条小溪,老鬼在那里还钓上了一条鲑鱼,却说什么“鱼在洞里”。我心里忽然咯噔一响:难道我们找错了地方?所谓“洞”,也许并非是指山洞,而是指下面那个巨大的天坑。有些地方的人,就把这种大坑称为洞,就像有些地方的人习惯把水洼称作海一样,只是语言文化不同。如果是这样,老鬼想要指明的地址,可能是天坑。

    当我正想要把这个判断告诉小强,见他已朝我跑来。

    “赶紧跟我来。”他语调不高,但显得十分严肃。如果不是非常要紧,他通常不会像这样。这让我莫名紧张起来。

    “怎么了?”我问。

    “过来看。”

    我跟着他跳过几块大石,转到石堆另一面。他用手指着林子边。

    离石堆不远,在一排松树下,停着一辆暗红色摩托车,车身糊满泥土,还有两根从树上掉下的松枝挂在上面。那是一辆改装过的建设50。

    那辆车的座后两侧,挂着大大两个铁皮箱,一边用来装备用燃油,一边是用来装鱼的水箱。老鬼的车。

    这里便是老鬼此行的终点站。

    我怔怔发呆,心里百感交集。冷冷的山风像一片片哀伤的羽毛,不断从脸上轻轻掠过,让我感到寒意从衣缝直往里钻,鸡皮疙瘩全冒了起来。

    距那辆摩托车不远,巨石堆旁边,有条不起眼的小道,越过悬崖,朝着下方深谷而去。看来,老鬼走上了那条小道,再没回来。

    我俩鼓起勇气,往那条小道走去。那是条贴着山崖,缓缓向下的小道。十几分钟后,老鬼拍的照片里那个山洞,出现在我们面前。

    如果在山顶,这个洞口很难被发现,但只要沿着碎石形成的小道,就能直达山洞入口。碎石来自山顶那堆巨石,降雨冲刷,碎石下滑,才在这段相对较缓的坡上,形成一条流动的轨迹,就像流砂一样。

    洞口十分开阔,有十几米,五六层楼高的样子,宽有六七米。洞口右上方的岩壁上,有三个竖排篆体大字:尖顶观。由于长年风化,在近处,阴刻的字迹反而显得模糊了。从此处看,那三个大字所在之处平整光滑,跟周围还不一样,就像残缺的石碑上,仅剩的一小片。我认为它旁边本还刻有别的字,而绝非是山洞题名。可惜年深日久,岩石驳落,已无法一窥刻文全貌。

    从这里到谷底,至少还有两百多米,山壁垂直,没有任何落脚之处,无论如何也下不去。从此处往下看,谷里雾气萦绕,更显幽深莫测。

    除了钻洞,再无别处可去。

    我和小强面面相觑,然后默默整理好背包,将安全绳拴在各自腰间,又通过挂钩,将两人用一根绳子连接起来,沿着碎石流,就往里走。

    自从看见老鬼的车被扔在树下,我俩都感觉有些不妙。

    洞内光线很差,但好在总算有条“路”。我俩踩着小石头往里走,尽量避免滑倒。没多久,就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我俩戴上了头灯,手电也取了出来,插在兜里备用。头灯是老鬼这次专门采购的,LED高光节能灯,非常实用。手电也是户外专用,耐摔。

    洞子大得离谱,我感觉咱俩就像两只会发光的蚂蚁,不小心闯入了巨人的幽暗巢穴。越往下,脚下越是湿滑,有的地方还在渗水,叮叮咚咚的声音在空旷的山洞里回荡,分不清远近。又走了一段,碎石渐渐稀疏,然后就结束了。

    我脚下打滑,行动变得困难,只能贴近地面,缓缓向下挪动。

    “这洞可够深的。”康小强说。他的声音在洞里回响,余音不绝。

    下行了

    近百米,由于长时间高度紧张,两条腿上的肌肉开始酸胀,渐渐感到有些吃不消。好在一直有坡度,尽管行动缓慢,总算还能慢慢前进。

    “休息一下吧。”我对康小强说。

    听说休息,这家伙立马趴在地上,大口喘气。我掏出手电左右照了照,找了块能落脚的地方坐下来,然后叫他也过来,挨着我一起。

    屁股底下冰冰凉凉,但十分平整。

    “这他妈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康小强有些丧气。

    尽管没出汗,但我还是取出水瓶灌了几口。像壁虎一样爬行很费体能,体内水分会大量消耗。及时补水,是户外运动常识。

    我边喝水,边用手电向四周照射。这个岩洞非常大,洞壁上有些凸起,但表面看上去很光滑,就像覆了层膜。在这种环境下,又过去了那么多天,我担心老鬼的情况凶多吉少。虽然并不知道他遭遇了什么,出于什么原因没能返回,但令人担忧的因素很多。洞里伸手不见五指,没有任何人类活动迹象。我甚至难以自持地开始幻想,下一脚,就会踢到他那已经腐烂发软的身体上。

    *

    理智告诉我,如果活着,他不可能还待在这里面。

    我掏出外衣口袋里的手机,进入图片菜单,找出那张照片——老鬼手上提着一尾细鳞鲑,伸到镜头前——钓鱼人展示渔获的标准摆拍。

    “你在干嘛?”康小强问。

    “我在看他发给你的照片。”

    “有问题?”

    “不知道。老鬼不会这么容易就挂掉,他一定出去了。”

    “我也这么想。不过,那摩托车可是摆在那里。”

    “别管摩托车,先别去管。”我脑子飞快转动,“咱俩都看见了,他拍照的地方就在下面那个大坑里,在那条小溪边。可摩托车却在山崖上。所以,摩托车在什么地方并不重要。那下面,摩托车可是下不去的。”

    “对了,我在山顶上观察过,多少也有些怀疑。难道咱们竟不知道,鬼哥居然还是攀岩能手?你自己说,你能从那上面下到坑底不?”

    “我不能。”

    “就是嘛,他也没那本领。”

    “这很难说,事实摆在眼前。也许,别有通道。”

    “你的意思,鱼在洞里,可能是说下面天坑,而非这个山洞。”

    “这个判断,显然更有说服力。”

    “也对,你说得对。”康小强连连点头,“看到他的车摆在那里,我心里有些紧张,胡思乱想,忽略了这个问题。”

    “他拍这个洞口,会不会还有一种解释,”我划拉出第二张照片,“他是在告诉你,怎么才能去到那大坑下面。”

    “你是说,他在给我们指路?”康小强拍了一下脑袋,“这是条通道!”

    “走吧,不管是不是,下去看看。”我拍了拍屁股。裤子上湿漉漉的,我伸手摸了摸那块坐过的石头。那石头很平,边缘还有一道笔直的棱线。

    原来,咱俩是坐在一条被埋没了半截的石阶上。

    康小强很高兴,又有了劲头。“沿着梯子走,错不了。”他说。

    因为湿滑,阶梯又多被泥土覆盖,我俩脚下都很小心。摸索着又下行了几十米,我踢到一块小石头,只听“嘀嘀哆哆”,那石块像蹦珠一样弹跳了几下,忽然就消失了。过了好一会儿,才从很深的地方,传回“叮咚”一声。

    我停下脚步,举着手电仔细观察,猛然间,整个身子都僵住了。

    我惊讶地发现,自己正站在一条不宽的小道上,前方两三米外,就是这条小道的终点。那里是一道断崖。

    石子掉进水里的声音,就是从崖下传来的。

    康小强跟在我身后,战战兢兢的叫了我一声:“东子,可别乱动,

    你往两边看看。我怎么觉得咱俩好像正站在高台跳板上呢。”

    他描述得很形象。我们两边,也就是这条“小路”两侧,也是断崖。不知不觉中,我俩好像走到了一座桥上。还是座断桥。

    “乖乖,三方都是悬崖。”我说。

    “我头晕,得坐下来。”他嘴里嘟哝着。

    “你不会恐高吧?这么黑,又看不见下面有多深。”

    “不用看,我感觉得出。”

    “那我们先坐下。”说着,我蹲下身子,把背包取下来,然后一屁股坐在冷冰冰的石板上。地面非常平整,就像家里的地板。

    屁股触地之后,康小强掏出一支烟,抽了起来。

    “要不是听见那声异响,我刚才就一头栽下去了。”他吐了口烟,心有余悸的说。

    “你也听见了?”

    “我一直竖起耳朵在听。”

    “这是个聪明的做法。这里面空间大,头灯和手电的亮度都不够。咱们都听着点。在光线不好的时候,耳朵的作用很大。”

    “嘿,别说话。”他语气忽然变得警觉起来,“把手电和头灯关掉。”

    “怎么了?”

    “嘘,先别问。”

    他不仅关掉了照明,还掐灭了才刚抽几口的香烟。我不明就里,也跟着关了头灯和手电。失去灯光之后,山洞里漆黑一团。我没来由地担心,身后的石阶会忽然消失,把我俩就这么留在这里。

    “到底咋回事?”过了会儿,我终于忍不住问。

    “现在,注意仔细看。”他说得很小声,就像害怕打扰到旁人,“这里面有东西,仔细观察四周,还有头上。”

    我莫名其妙,抬头在黑暗中寻找。又过了一会儿,也许用对了方法,果然看见半空中有个光点,起初很模糊,慢慢清晰起来。那东西好像是活的,还能在空中飞舞。接着,我发现光点越来越多,到处都有。这个漆黑的山洞里,似乎有许多会发光的小生物。它们漂浮在空中,四处游动。我发现,这些光点好像是从下面飘上来的。它们缓缓升起,扶摇而上,布满了整个“天空”。

    “这是水面反射的波光。”

    “不可能。我又不是没见过波光。”康小强不信。

    “但你肯定没在这么暗的环境中见过。”

    “这倒是。”他还是半信半疑,“你确定是波光?”

    “再看看。”我挪动身子,伸头朝下面看,“你暂时别动。”

    “不需要手电吗?”

    “不,暂时不用,我先看看。”我心里在想,没有光源,这些波光是怎么反射上来的呢,“下面肯定有光源,只是从我们这个角度看不见。”

    “你说,会不会就是老鬼他们?”康小强凑近我耳朵悄声道,好像担心声音会惊动下面的人,“还有,你看这里到底有多高。”

    “离水面大概三十米。”

    “你确定?”

    “我是说大概。”

    他也像我一样,趴在地上,摸索着,缓缓将头伸向平台边缘。下方也是一片黑暗,其实什么也看不见。

    “不行,这样不行。”我说,“这样什么都看不到,还很不安全。要是咱们有一支冷焰火就好了。”

    我俩再次打开头灯,举起手电,对崖下进行观察。

    虽然看得还不是很清楚,但我判断,下面应该是个有四条直边的大坑,形状像旧时候农村用来秤粮的量斗,上宽下窄。因为积了半斗水,形成了一个方形水潭。我们所在这块“跳板”,以石料修砌,端头垂直于量斗中心,犹如一堵厚度两米左右的断墙,将水潭隔开一半,又没完全隔断。那潭水平静无波,在灯光照射下,反射出黯淡的、铁青色的光。

    开灯以后,就再没看见那些光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