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中文网 > 乾隆朝的那些事 > 第二章两淮盐案 3、线索

第二章两淮盐案 3、线索

作者:下廖林久云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一九中文网 www.19zw.com,最快更新乾隆朝的那些事 !

    3、线索

    江春府中与盐政衙门的差役们都有私下的联络,他在第一时间便得到了消息:新任两淮盐政尤拔世的亲随陈道海正在盐政衙门的案牍房里盘查近十几年来两淮盐商上缴的具体盐税数目,而且稽查的重点以江春为主。

    听闻此消息,老奸俱滑的江春便觉不妙,那干瘪的两颊抽动了一下,人半倚于太师椅上,右手指不断击打着椅把,陷入沉思中:

    自己与普福是远亲,在有意传播出去后,还从未有盐运衙门的人找自己的麻烦。正所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啊。

    尤拔世到扬州时就曾向自己索贿三万两白银的孝敬,而从扬州马家传递过来的消息,姓尤的在京师也曾向马家索贿,但马家并未给。马家的盘算无非是要给新任的盐政大人一个下马威,显示一下扬州盐商并非是任人宰割之辈。盐商一盘棋,既然马家如此做了,那身为两淮盐商总商的确自己肯定也得跟着做。看来现在姓尤的报复来了。

    作为两淮最大的盐务官员,尤拔世指示自己的亲随去盐运衙门查自己的底,这就传递出一个信息,他要动手了,但目标肯定不会是自己。

    尤拔世的刀会砍向谁?应该是普福无疑了,江春凭借几十年的经验很老道地瞧破尤拔世的如意算盘。要不要提醒一下普福呢?

    江春起身在书房内踱来踱去,不断地思考着应对之策。

    两淮盐商尤其是扬州一带的盐商们因为尽心操办乾隆帝南巡江南一事,普遍都受到褒奖,顶戴花翎赏了不少。而自己更是赏赐布政使衔,名声大震。这也使得扬州的众盐商心态有点骄纵,连正常的盐政的到任陋规都不想给尤拔世,这确实有点不合情理。

    普通官员想对付自己还需要掂量掂量一下自己的份量。但怕的就是两淮盐政,他要是想对付自己,白的都能给说成黑。

    再者说来,盐务的水确实深不可测。只要那尤拔世向上举报那么一点点,都能掀起惊天的风浪。回过头来想想,拒绝尤拔世的索贿,肯定是一步臭棋。

    此时投靠尤拔世必然会得罪普福,但到紧要关头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亲戚本来就是拿来卖的,不卖哪来的发大财!先自保再说吧。

    “来人拉,速去盐运衙门把陈道海陈公子给请到府上来一叙。”江春语气镇定地冲管家江汉民喊道。

    “记得送上一份厚礼给许公子,勿要失了我江府的身份。”临走时,江春又多叮嘱了一句。

    一个时辰之后。

    “老爷,陈公子到了。”江汉民小声地站在花厅外禀报道。

    “陈公子,您与尤大人到了扬州都已数月,我们都还未曾谋过面,实在是忙啊。这不,一得空闲就请陈公子过府一叙。

    我对尤大人及陈公子可是闻名已久,今日一见,陈公子果然是人中之龙,一表人才啊。。。。。。”

    江春相当的热情,江汉民江管家刚刚把陈道海带到花厅口,江春便亲自出来迎接,身为两淮盐商总商,此种作派就连扬州府知府都没有这份礼遇。

    “江老您客气了。我一个下人,岂能当得起公子的称呼,您真是太抬举我了。” 陈道海知道戏肉来了,也顾左而言右起来。

    “您老人家在扬州那可是家喻户晓的大人物,随便说一句出来,那绝对能轰动全扬州城的。万一您尊称我为公子二字传扬开去,我家大人知道了,还叫我如何有脸在扬州城内呆下去啊!”

    “哦?我名声有那么大?呵呵,外头不知是如何评价老夫的?”江春一副弥勒佛表情。

    “上自盐政,下至商户,视君为动静。贩夫走卒,妇孺乞丐,扬人相与语,指首屈必及君。”

    “这是何人在外给我造谣?若是被杨魁杨知府知道,那还不气疯了啊!他堂堂一个府尊,居然还没我名声大。”江春笑容可掬。

    “杨大人的名声肯定没您老的大。”陈道海也是斩钉截铁地说。

    “陈小哥何时能给老夫引见一下尤大人?我对大人他的敬仰之情犹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江春转入正题,随后更是一阵狂拍尤拔世的马屁。

    “其实尤大人他也很想与江老先生见上一面,只是现在这情形有点不方便罢了。”

    “有啥不方便啊。大人要见小民,小民那是求之不得。”

    陈道海故意拖长声调说道,

    “尤大人怕普福普大人误会,转而迁怒于江老先生。”

    “迁怒?此又为何故?普大人与尤大人同朝同地为官,又同属盐务同僚,又能误会什么?”江春很是配合陈道海的说词。

    “哎,一言难尽啊。因为一桩公务,普大人误会了我家尤大人,以为我家大人有意针对他,故近来敌意甚重啊。此时此刻若是尤大人来见江老

    先生,怕您会受了普大人的无端怨恨。”

    “什么话!尤大人如此尽责做事,还会让普福误会!这,。。哎,普福简直是,太。。。实不相瞒,普福与我有姻亲关系,他那底细及为人我知晓得一清二楚。若是他与尤大人发生冲突,那错必在普福。”江春大意凛然地说。

    “江老先生,您这句话实在是让人感到钦佩啊!若是天下人都如老先生您,早就铸成太平盛世,路不拾遗了。”

    江春内心不屑地反驳了一句,那你小子就是说现在还不是太平盛世,乾隆帝的天下还不稳妥呢!若被大内知晓,不剥了你几层皮才怪。

    嘴上倒是答道,

    “陈小哥太过夸奖老夫了。”

    “普大人在两淮盐运任上多年,可是多年的盐务官了。不仅当过一任的盐政,现在也是两淮巡盐御使。按理说,这盐务上的事肯定是很熟悉的,什么纠纷也都能处理得妥妥当当才是。

    可我家大人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居然收到相当多封的告状信,都告普福普大人贪得无厌,私吞盐银。还在扬州城里作下许多有辱官员身份的事,诸如强抢民女为妾等事,他所作所为简直是謦竹难书!”

    “是吗?他居然行事恶劣到这般地步?我。。我。。实在是羞于与他为伍。”

    “那江老先生就没有什么事要与我家大人说说吗?”陈道海引导着说道。

    江春装出副为难的表情,思虑半天,一咬牙一跺脚,神色凝重地说道,

    “普福此人既然已经弄到天怒人怨的地步,老夫也只能大义灭亲,请求尤大人主持公道,还扬州一个朗朗乾坤。”这说词说得好像普福十恶不赦,而江春自己又是多么的大公无私。

    “江老爷子快快请讲!”看来江春也是个人精,话才抛出就已作出了选择。陈道海毫不客气地坐在江春的右手边椅子上。

    “其实陈小哥也要知晓我的苦衷才是。

    老朽一介商人,坐于两淮总商之位也有二十余年,深明民不与官斗的道理!况且这官商历来都是一家人,再怎么说也不能乱了规矩不是。

    故心中一直压抑着内疚感,每日子夜时分便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啊!现今尤大人出现,实在是犹如一道阳光照在已被阴暗笼罩多年的老夫头上,顿时有所感悟,定要向尤大人说出个天大的实情才行,不然那就愧对朝廷,愧对扬州父老乡亲了。”

    哦?居然有天大的实情!看来那普福凶多吉少了。不过可别被那老头给忽悠了才行。陈道海还是多留了份心眼。

    “江老爷子可要想清楚再说,别又误导了我家大人,尽为普福普大人开脱。”陈道海一字一句地说道。

    “陈小哥说哪的话!这良禽择木而栖,再怎么愚笨,老朽也不会直到现在还在维护那普福。”江春终于说出了心底话。

    “老朽既然决定与尤大人合作,怎能不送上份厚礼呢!”江春又追加了一句,彻底摆明要狠狠在普福身后捅上一刀。

    “厚礼?”陈道海两眼放光。这姓江的口中所说厚礼绝不是金银珠宝,应是与两淮盐务有所关联!

    江春捋了下长须,得意地说道,

    “想必陈小哥也猜出来了,确实是与两淮盐务有所关联。”

    “到底是什么?”

    江春略微倾斜了点身子,把头靠近陈道海,神秘地说道,

    “陈小哥,想必您也听说过了,这两淮盐政所收税银,占了我大清国国税之八分之一强。”

    “我早有耳闻。”对于大清朝的赋税比例,陈道海经过数日在盐务衙门的恶补知识,倒是知之能详。

    “以乾隆三十年为例,岁入地丁为二千九百九十一万两有奇,耗羡为三百万两有奇,盐课为五百七十四万两有奇,关税为五百四十余万两有奇,芦课、鱼课为十四万两有奇,锲税为十九万两有奇,牙、当等税为八十五万两有奇,茶课为七万两有奇,矿课有定额者八万两有奇,常例捐输三百余万,是为岁入四千数百万两。

    而两淮盐税今年上缴户部当在六百万两之巨,实乃利税大户。”

    陈道海张口就来,说了几句就算是户部官吏也不定在如此短时间能回答上来的话。

    清代对食盐实行朝廷专卖制,对商人实行承包经营。盐商们从管理盐务的盐政衙门领取食盐引票,凭引票到产盐地购置食盐,每引四百斤。之后把盐运到全国各地,按清廷规定的垄断价格销售。而清廷则再对盐商收取比一般商品税更高的盐税。

    尽管如此,盐商们的利润仍然比其他商人高得多。乾隆时的商贾,非数十万两不称富,其中最富的就是盐商。

    “其实不然。据老朽所知,最起码还有近一千二百余万两的白银没被上缴国库。”

    “一

    千二百万?”这个数字顿时把陈道海给吓了一跳,这贪官也太能贪了吧。一千二百万两白银是何种数字?大清国每年赋税也不过四千余万而已。

    江春看出陈道海的惊讶处,释疑说道,

    “陈小哥且别太吃惊了。老朽所说的一千二百万两,并非一任盐政所为,而是数任盐政累积而来。”

    陈道海夸张地拍了拍胸脯,搞笑地说道,

    “江老也太会唬人了,小人我差点就被吓趴在地上了。”

    “其实官若不贪,那他做官图了个什么呢?老朽以为,为官者只要少贪些,并能为百姓做些实事,便是清官了。”

    “江老所说极有道理。”

    雍正朝整治吏治得厉害,也使得贪官大幅减少。而跨入乾隆朝,乾隆皇帝总体来说比其父雍正帝在对待官员腐败的问题上宽松了不少,基本不再抄家问斩,最多便是流放千里,发与披甲人为奴等等,慢慢地便把雍正朝留下的严政底蕴都挥霍一空,官场腐败之举已渐渐抬头,以致落马的官员品级则越来越大,总督、巡抚开始涉案。

    “究其根源,这笔一千二百余万的巨款也是由吉庆吉大人首倡而引发的。

    先是吉庆奏请‘将商人预备南巡恩赏兵丁银两交商营运,以一分五厘起息’,后因皇上认为一分五厘息太重,改为一分起息。”

    江春这么一讲,机灵的陈道海便回过味来了。乾隆皇帝很会做生意嘛,这不就是盐商向自己借钱,而本钱与利息却归清政府所有,实在是十分荒唐之事。

    随后陈道海更是通过吉庆这个名字回忆起清朝三大案之一两淮盐引案,这可不就是发生在扬州嘛。

    这个案子很是出名,原由是盐商看准当时的商机,纷纷行贿吉庆,央求他奏请增加每年的盐引额。来者不拒的吉庆便向乾隆奏称原定盐引无法满足民食,建议每年提出下一年的部分盐引票,预先发给盐商。乾隆虽然同意,但规定盐商领一张预提引票,除交纳正式盐税,还要另交三两“预提盐引息银”。但吉庆擅自决定“预提盐引息银”可先缴若干,余下日后再说。这“日后”,其实就是“无后”了。

    “而后又有吉庆呈奏朝廷增加每年盐引便有了预提盐引息银这一说法。

    但自吉大人主持盐政的同年起,这笔款项便没被解入户部。久而久之,这朝中之人也忘记了两淮还有这么一笔大数额的钱数。到了乾隆三十年,高恒高大人续任两淮盐政起,又在每引本收三两上又额外加收了半两所谓的办公银,使得所积之银越来越多。”

    高恒,对于这个名字,陈道海难以忘却。乍一听到这名字,顿时气血上涌。

    老狐狸江春最会察言观色,他注意到陈道海这个表情。以他的经验也猜出个八九不离十来,但有点偏离方向。

    定是前任两淮盐政高恒在哪不知惹上了尤拔世,以致尤拔世怀恨在心。此次打两淮盐务的主意,明着是对付普福,暗中还是冲着高恒而来的。这正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啊。

    “二十年便积攒下过千万的钱财,看来这盐务还真是个金元宝,人见人爱呀。”

    “是啊,这二十年间也不过才换了三任的盐政与三任的盐运使,吉庆之后是高恒、普福,吉庆与高恒乃是表兄弟关系,高家兄弟把持这两淮盐务已有二十年矣。而盐运使则有赵之壁、普福、卢见曾三人。”

    “不知江老对这高恒高大人的感觉如何?”陈道海突然问了这么一句话。

    江春暗自点了点头,终于把话说到点子上来了,这才是尤拔世的真正目的所在。

    “此人是个只知捞钱的主,对于盐务则置之不理。听说为了多贪点税银,还差点与普福闹翻了。一千多万两的白银,则全部成了盐道衙门的小金库。”

    “若能凭借此案把普福彻底打垮应该不成问题吧?”

    “这可是惊天动地的大案,若能上达天听,两淮可就真成河了,浪花滔天,连两江总督都会受到牵连,而这高恒,虽然贵为皇亲国戚,也难逃一死。更何况区区普福!陈公子,这尤大人可就有了份天大的功劳了。尤大人升了官,陈公子岂不是也沾了光?日后那财源必是滚滚而来啊!”

    可不是,若照这江春的说法,这两淮盐案将成为尤拔世登上仕途之巅的踏脚石。尤拔世升官了,自己也必不会太吃亏!不抓紧可不行。

    “依江老之意这两淮盐案该如何处理方为妥当?”这江春狡猾之极,想来早有应对之策,自己想倒不如听听他的,两淮的事还需两淮人来办。

    “其实此事说起来也很简单,只需让两淮盐政尤拔世尤大人出面奏一本给皇上,讲清这里面的道道,皇上必能一查到底。”江春凑近陈道海的右耳,小声嘀咕着,陈道海则是不断地点头表示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