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中文网 www.19zw.com,最快更新盛唐永宁 !
第二二八章封王
李治对于皇子的教导一向上心,但是他并未像李世民那般,很早就给皇子封王,如今的七位皇子都还只是按排行称呼而已。朝中早有不满之声,那些大臣不光认为应该将皇子封王,便是太子之位也当早定。
配合着这些言论,养在皇后王氏宫中的奉仪刘氏所出的六皇子李玮,和养在贵妃长孙婧宫中的奉仪杨氏所出的七皇子李珉,慢慢的都显露出了一些“闪光”点,引人注目。李琮倒是在永宁的看护下,房玄龄的悉心教导下,愈发显得低调了起来。
虽然李治一直压着不愿晋封皇子,但是皇长子李忠如今已经十岁出头儿了,这要搁贞观朝,这年岁就蕃的皇子亲王也是有的,却也着实是不好再拖下去了。又有长孙无忌一干老臣借着龟兹大胜之机,再度进言晋封皇子之事,李治考虑了一下,也就应下了。
而这次晋封的风声一传出来,便将朝臣们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要想知道哪位皇子深得帝心,只从王号和封地便可以看得出来。撇开远的不说,就从李治当年的那个影射着李唐一朝发源之地的“晋”字和封地,便不难看出李世民对李治这个小儿子的喜爱和厚望。
其实对于李治现有的这几个皇子,所有人心中都是多少有数的,虽然养在皇后名下的六皇子李玮经常被说成“充做嫡子”看起来身份是抬高了,而且背后还有皇后的母家王氏一族依靠,但实际上这“充做嫡子”和“嫡子”却是天差地别,根本没有可比性。而长孙婧养着的七皇子李珉,甚至还不如李玮,连个“充做嫡子”的名分都没有,即使有长孙无忌经常在人前夸赞他“少而有慧”却也掩盖不了他的生母只是宫人出身,而养母也只是侧妃的事实。
与那两位相比,李琮就稳当的多了。别的皇子一年里头能见着李治的机会很有限,可是李琮却可以说是在李世民和李治的怀里抱大的,即使如今已经进学课蒙了,见着李治也是跟个普通孩子见着爹一样,抱抱蹭蹭、说点悄悄话什么的,父子感情亲密的有时候永宁都会忍不住吃醋。
朝臣们并没有想过,此次晋封李玮和李珉能在名号和封地上越过李琮,他们也只是想看看李玮和李珉能不能借着养母的背景,跟与他们实际出身极为相似的前四位几乎已经被人遗忘了的皇子们,拉开距离。这次晋封所表露出来的意义,便是他们在李治心目中的位置。
如果他们两个是处于接近李琮的位置,那么就意味着在李治心中,他们是有做替补的资格的,但是如果他们是泯然于其他兄长之中的话,那么他们想从其他大臣那里得到支持和帮助,基本上是不会有任何希望的。
皇帝喜欢的皇子,不一定会有机会坐上那个位子,但是皇帝不喜欢的皇子,却一定不会有机会坐上那个位子——这句话的其实只说明了一个道理,机会是皇帝给的
李治如今已经习惯了有事都会闲聊似地先跟永宁议一议,这次晋封之事也是一样。他并没有着礼部选议,而是自己亲自拟了个单子。
永宁最关心的自然是自家儿子,习惯性地便找李琮的名字,可是当她看见李琮名字前面的封号时,嘴角忍不住抽搐了起来,看着李治的眼神儿跟看天雷一样。
“怎么了?把五郎封得近一些,你不高兴吗?”李治装得跟看不懂永宁的眼神儿一样,抿了口茶,笑眯眯地说道:“我就是想着,把五郎封得近些,偶尔他想起来了,也能去自己封地上转转,总不能像我一样,当了那么多年的‘晋王’,却从来都没机会亲眼看看自己的封地长什么样”
“你把他封得近些,我自然欢喜,可是”永宁的眼角也忍不住发着抽搐了起来,手指点在那个醒目的“雍”字上,说道:“有必要封得这么近吗?与其封他个‘雍王’,你还不如干脆封他个‘长安王’算了”
雍字是古称,自秦汉以来,若是在地图上标识,雍地的范围甚至是将长安包括在内的,自秦汉到唐一朝,从未有人获封过雍王。一个将国都都包含在内的地名,太过贵重
李治却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说道:“你想得太多了,其实我也只是打算把凤翔府还改回旧称‘雍州’,然后将这一府之地封给五郎,这样一来,虽然他离长安近了,可是毕竟这封地的大小与其他兄弟是不能比的,也算是有取有舍,公平合理”
虽然李治确实有取“雍”字贵重的意思,但是却也不会太过明目张胆地将整个雍地都封给李琮,过尤不及的道理他也不是不明白。至少在他看来,比起他最先想到的那个“晋”字来说,这个“雍”已经含蓄很多了
永宁是万万不愿这个“雍”字落在儿子头上的,可是她刚抗议了两句,李治便挑着眉让她从“晋”和“雍”两个字里挑一个于是,永宁抗争无果,也只能接受了。
李琮的这个雍王,连永宁都意见这么大,更惶论他人。晋封的旨意传下去之后,再也没人去注意李玮和李珉两个人了,朝堂上下都跟永宁一样,被这个“雍”字给震住了。即使已经事先被永宁打过预防针了,房玄龄还是忍不住头疼了起来。
李治看中自家外孙子,这自然是好事,可是如今这时候便把李琮推到风头浪尖上去,在房玄龄看来,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心里也忍不住埋怨永宁,如今皇帝还年轻,做事冲动、没谱,只凭一己之好恶,她怎么就不劝着些呢?现在正该是养精蓄锐,行韬隐之策的时候,就这么让李琮高调地站出来,这不是明摆着让人当靶子吗?
可是现在再说什么也晚了,圣旨都已经下来了,也只能认了。房玄龄头一次在朝堂之上走神了,对朝臣们的言论充耳不闻,只一门心思地在心里整理着李琮的课程安排,然后觉得或许有必要就这些课程,私下与李治沟通一下,当然,他想沟通的人里也包括永宁
结果还没等房玄龄请见李治,李治便已经先一步把房玄龄宣到了两仪殿。
“房相可是也觉得朕给皇儿的封号有些过了?”李治让房玄龄坐下,自己却在殿内来回地踱着步,说道:“其实朕只是觉得,有些压力从小就开始适应会比较好”房玄龄挑了挑眉,没敢接话。李治话里的意思并不算太过隐晦,是个长脑子的人,都听得出那背后的含义。只是这话李治能说,他这个亲外祖父、当朝宰相,却是不能随便接的。
李治对房玄龄的谨慎态度素来都是欣赏有加的,见状也只是笑了笑,然后接着说道:“如今皇儿虽然在弘文馆进学,但是教导之事却全赖房相掌控,朕对房相的能力自然是信得过的,皇儿近来的言行也多有长进,此乃房相之功”
“老臣不敢当陛下此赞,五雍王殿下之聪慧类于陛下,老臣不敢居功”房玄龄习惯性地谦虚。
李治对这样的话早有免疫,只摆了摆手,便又说道:“政要一书,虽然朕已经列入了弘文馆必讲,但是房相单独为皇儿授课之时,当有所侧重才是,倒不必依弘文馆之例”
房玄龄的眉心跳了两下,恭敬地点头称是,对李治的决心倒是又多了几分了解。弘文馆虽然也讲读贞观政要一书,但是却侧重于为臣之道,哪怕是在讲解为君篇的时候,也是从为臣的角度去看的,这是压根就不用放在桌面上说的“常例”而李治此时既然说出了“不必依弘文馆之例”的话来,那便是让房玄龄从“帝王”的角度来教导李琮
房玄龄从两仪殿出来的时候,后背已经被汗湿透了。从台阶上下来,他忍不住回头朝着回恩殿的方向看了看,然后摇头苦笑着离开——他这个闺女是真能耐呀
雍王一出,长安暗处的浪潮不安地涌动着,但是不管是永宁,还是房家,此时都很稳得住,从外表看来,都与以往没什么两样。可是私底下房家已经低调到内宅女眷门儿都不怎么出了,就连长孙长孙房俨议亲的事,都暂停了下来。
而永宁却在私下里替李琮开起了小灶。房玄龄在正经功课外,为李琮加讲贞观政要,而永宁却别出心裁地把从一套穿越小说中提炼出来的君主论,删改成符合大唐实际情况的版本之后,融进了一些极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里,潜移默化地改造着李琮的思维模式。
等李治和房玄龄发现李琮对于“帝王”这个职业,已经有了很自我、很坚定的认知的时候,那已经是很久以后的事了,久到他们已经没有办法去改变李琮某些固执的认识